《与颜钱塘登障楼望潮作》原文赏析

  • yán
    qián
    táng
    dēng
    zhàng
    lóu
    wàng
    cháo
    zuò
  • [
    táng
    dài
    ]
    mèng
    hào
    rán
  • bǎi
    wén
    leí
    zhèn
    míng
    xián
    zàn
    chuò
    dàn
  • zhōng
    lián
    chū
    jiāng
    shàng
    dài
    cháo
    guān
  • zhào
    qiū
    yún
    jiǒ
    tiān
    kuān
  • jīng
    tāo
    lái
    xuě
    zuò
    lǐn
    shēng
    hán

原文: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
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相关标签:写水赞美

译文及注释

译文:江潮如雷,声震百里,隆隆滚过,手中的鸣琴呀,暂且停止了弹拨。
府中的官员一个接一个骑马而出,观看潮水呀,早早地在江边等着。
阳光照射下,秋云仿佛格外高远,海水在天际浮动,显得特别宽阔。
浪涛涌来,卷起了千堆万堆白雪,观潮的人啊,谁不感到寒气凛冽。

注释:颜钱塘:指钱塘县令颜某,名未详。前人习惯以地名称该地行政长官。钱塘:旧县名,唐时县治在今浙江杭州市钱塘门内。
障楼:一作“樟亭”,指樟亭驿楼,在钱塘旧治南。
鸣弦:春秋时孔子弟子宓子贱,曾经为单父长官,他“呜琴不下堂而单父治”,这里用此典故,称颂颜县令善于为政。
辍(chuò):停止。
连骑:形容骑从众多,络绎而出的样子。
迥(jiǒng):远。
渤澥(xiè):指渤海。这里指钱塘江外的东海。
坐:通“座”,座位。
凛(lǐn):凛然。 《与颜钱塘登障楼望潮作》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发生在唐代,诗人漫游吴越,最终来到了杭州。据记载,这是在开元十七年(729年)的八月十五日,诗人与当地的钱塘县令颜某约定一同观赏钱塘江的潮水。钱塘江是杭州的一条重要河流,潮水涌动时景象壮观,吸引了无数游人和文人墨客的目光。

诗人在观赏潮水的过程中,被钱塘江的壮丽景色所深深吸引。他目睹了潮水的汹涌澎湃,听到了潮水的奔腾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美妙。在这个瞬间,诗人的心灵被激发出了无尽的诗意和创作灵感。

于是,诗人决定将自己的感受和观察写成一首诗,以表达对钱塘江潮水的赞美和敬畏之情。他用诗歌的形式,描绘了潮水的浩渺壮丽,以及它所带来的震撼和感动。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

这首诗后来被称为《钱塘湖春行》,成为了唐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才华和对自然的感悟,也成为了后世文人墨客的学习对象和创作的启示。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热爱,同时也能够领略到钱塘江潮水的壮丽景色和它所带来的震撼力量。 《与颜钱塘登障楼望潮作》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弦暂辍弹”,形成一弛。再接着是张“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弛“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张“惊涛来似雪”,最后是弛“一坐凛生寒”。整首诗以张弛有度的手法,将观潮的气势和壮丽展现得淋漓尽致。



此外,诗中还运用了烘托的手法,通过对比和衬托,使观潮的景象更加生动。诗中通过将潮声与弦声相对比,突出了潮声的巨大和弦声的微弱。同时,通过将江潮与日光、秋云、天空、大海相对比,突出了江潮的浩阔和壮丽。这种对比和衬托的手法,使诗中的景象更加鲜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钱江潮的描写,展现了其雄伟壮丽的景象。诗人巧妙地运用了烘托和对比的手法,使诗中的景象更加生动和震撼。整首诗以张弛有度的手法,将观潮的气势和壮丽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人还通过写人的角度,将观潮的全过程展现出来。这首诗不仅描绘了钱江潮的壮丽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观潮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与颜钱塘登障楼望潮作》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照片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是汉族,出生于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他的本名不详,有一种说法是他的名字叫浩,字叫浩然,因此被世人称为孟襄阳。

孟浩然年少时就注重节义,喜欢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同时也擅长写诗。当他四十岁的时候,他前往京师游玩,唐玄宗听说了他的诗才,下诏咏诗赞美他。然而,玄宗在赞美中说到了“不才明主弃”这样的话,意思是说孟浩然虽然才华出众,但却没有追求官职。玄宗对此感到冤枉,说:“你自己不求仕途,我也从未弃绝你,为什么诬陷我?”因此,孟浩然选择放弃追求官职,继续隐居。

后来,孟浩然隐居在鹿门山,他在那里写了两百多首诗。他的诗歌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被人们称为“王孟”,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一起被誉为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

猜您喜欢

浪花

宋代 王宷

一江秋水浸寒空,渔笛无端弄晚风。
万里波心谁折得?夕阳影里碎残红。

渡青草湖

南北朝 阴铿

洞庭春溜满,平湖锦帆张。
沅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
穴去茅山近,江连巫峡长。
带天澄迥碧,映日动浮光。
行舟逗远树,度鸟息危樯。
滔滔不可测,一苇讵能航?

泮水

先秦 佚名

思乐泮水,薄采其芹。
鲁侯戾止,言观其旂。
其旂茷茷,鸾声哕哕。
无小无大,从公于迈。
思乐泮水,薄采其藻。
鲁侯戾止,其马蹻蹻。
其马蹻蹻,其音昭昭。
载色载笑,匪怒伊教。
思乐泮水,薄采其茆。
鲁侯戾止,在泮饮酒。
既饮旨酒,永锡难老。
顺彼长道,屈此群丑。
穆穆鲁侯,敬明其德。
敬慎威仪,维民之则。
允文允武,昭假烈祖。
靡有不孝,自求伊祜。
明明鲁侯,克明其德。
既作泮宫,淮夷攸服。
矫矫虎臣,在泮献馘。
淑问如皋陶,在泮献囚。
济济多士,克广德心。
桓桓于征,狄彼东南。
烝烝皇皇,不吴不扬。
不告于訩,在泮献功。
角弓其觩。
束矢其搜。
戎车孔博。
徒御无斁。
既克淮夷,孔淑不逆。
式固尔犹,淮夷卒获。
翩彼飞鸮,集于泮林。
食我桑葚,怀我好音。
憬彼淮夷,来献其琛。
元龟象齿,大赂南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