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原文赏析

  • lín
    jiāng
    xiān
    ·
    dǒu
    cǎo
    jiē
    qián
    chū
    jiàn
  • [
    sòng
    dài
    ]
    yàn
    dào
  • dǒu
    cǎo
    jiē
    qián
    chū
    jiàn
    chuān
    穿
    zhēn
    lóu
    shàng
    céng
    féng
    luó
    qún
    xiāng
    lòu
    chaī
    fēng
    liàng
    zhuāng
    meí
    qìn
    绿
    xiū
    liǎn
    fěn
    shēng
    hóng
  • liú
    shuǐ
    biàn
    便
    suí
    chūn
    yuǎn
    xíng
    yún
    zhōng
    shuí
    tóng
    jiǔ
    xǐng
    cháng
    hèn
    jǐn
    píng
    kōng
    xiāng
    xún
    mèng
    feī
    luò
    huā
    zhōng

原文: 斗草阶前初见,穿针楼上曾逢。罗裙香露玉钗风。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
流水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同。酒醒长恨锦屏空。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


相关标签:宋词精选思念女子临江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与你初相见是你在阶前与女伴斗草的时候,七夕你在楼上与女伴穿针时我们再次相逢。斗草时你裙子沾满露水,头上的玉钗在风中微微颤动。七夕时,只见装扮秾丽,眉际沁出翠黛,脸儿更是羞得生出娇红。
不料华年似水,伊人已不知流落何方,也不知依附了何人。每当深夜酒醒的时候,总觉得围屏空空荡荡,心中再也无法填满。只能在春雨飞花的梦中,跋山涉水,苦苦找寻。

注释:
临江仙:原唐教坊曲名,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
斗草:古代春夏间的一种游戏。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但宋代在春社、清明之际已开始斗草。
穿针:指七月七日七巧节。《西京杂记》载:“汉宫女以七月七日登开襟楼,寄七子针”,以示向天上织女乞求织锦技巧,称之为“七巧节”。
玉钗风:指女子头上的玉钗在风中抖动。
靓(jìng)妆:秾丽的打扮。
眉沁绿:黛石描眉所显现的青绿色。
“流水”句:从李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句化来,此处指女子去远,无处寻觅。
行云:这里用“巫山云雨”的典故。喻指女子如行云一样飘忽不定。
锦屏:内室的屏风,此指内寝。
飞雨:微雨。 《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在宋代,斗草成为一种盛行的风俗活动,与唐代相比更加普及和热衷。除了在端午节上进行斗草外,宋代人还在春社和清明时期举行斗草活动。这首诗词描绘了斗草的情景,与女性有着密切的关联。

据传,斗草活动在宋代成为了妇女们的专利品,成为了她们的游戏之一。这首诗词中的描写也与女性有着紧密的联系。斗草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展现女性的智慧和技巧的舞台。女性们在斗草中展现出她们的灵活和机智,通过斗草来展示她们的才华和魅力。

斗草活动在宋代的盛行,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重视和尊重。女性们通过斗草展现出她们的独特魅力,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赞赏。斗草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一种展示女性才华和智慧的平台,让女性们在这个特殊的游戏中展现出她们的风采和能力。

斗草的流行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斗草作为一种娱乐活动,不仅仅是女性们的游戏,也成为了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们共同参与的活动。斗草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交流。通过斗草,人们可以感受到宋代社会的热闹和欢乐,也可以体验到宋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总之,宋代斗草活动的盛行与唐代相比更加普及和热衷。斗草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展示女性才华和智慧的平台,也是社会繁荣和文化发展的象征。通过斗草,人们可以感受到宋代社会的热闹和欢乐,也可以体验到宋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达了作者对于女子的思念之深,以及对于两人关系的渴望。整篇词以描写女子的美丽和情态为主线,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暗示,展现了作者对于女子的深情和思念之情。

词的上片叙写了作者与女子初见和重逢的情景。作者第一次见到女子是在斗草的时候,通过描写女子的穿着和神态,展现了她的美丽。而后又在七夕这一天再次相逢,通过描写女子的裙子和玉钗,进一步刻画了她的美丽和娇羞。这些描写既有泛写,又有细腻的刻画,使读者能够形象地感受到女子的天真美丽。

词的下片通过“流水”一联表达了两人共同生活的结束和分离。作者用“春”象征两人的欢聚,但可惜不能长久。而后用巫山神女的典故,暗示女子像流云一样不知去向,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于女子的思念和无奈。最后一句“酒醒长恨锦屏空”表达了作者对于女子离去的悔恨和空虚之情。作者每当夜阑酒醒时,总觉得围屏是空荡荡的,无法填满内心的空虚。因此,他只能在梦中寻找女子,希望能够再次相见。

整篇词以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暗示展现了作者对于女子的深情和思念之情。通过描写女子的美丽和情态,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于女子的倾慕和爱慕之情。而通过描写两人的分离和作者的思念,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于两人关系的渴望和无奈。整篇词情感真挚,婉转含蓄,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使人产生共鸣和思考。 《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鉴赏详情»

赏析

的巫山神女一样,飘忽不定,不知何时能再次相见。这两句以巧妙的比喻和典故,表达了作者对于与女子分离的无奈和对于再次相见的渴望。



“梦中相寻,烟波江上,月明星稀。”这句写作者在梦中与女子相遇的情景。梦中的相遇,虽然是虚幻的,但却是他们唯一能够相见的方式。烟波江上,月明星稀,给人一种幽静而浪漫的感觉。这句以抽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与女子相聚的渴望和对于现实的无奈。



整首词以简洁而含蓄的语言,描绘了作者与女子的初见、重逢和分离的情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于女子的思念和对于再次相见的渴望。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深的感动和思考。

《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晏几道的照片
晏几道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他出生于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是晏殊的第七个儿子。晏几道曾担任过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职务。

晏几道性格孤傲,中年时家境中落。他与父亲晏殊一起被称为“二晏”。晏几道的词风与父亲相似,但他的造诣更加高超。他擅长表达言情之美,他的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因此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的作品直率地表达了情感,多以爱情生活为题材,因此被认为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

晏几道的代表作品有《小山词》。这部作品流传至今,展示了他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猜您喜欢

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宋代 杨炎正

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去作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浪淘沙·其一

唐代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

唐代 高适

川上常极目,世情今已闲。
去帆带落日,征路随长山。
亲友若云霄,可望不可攀。
于兹任所惬,浩荡风波间。清晨泛中流,羽族满汀渚。
黄鹄何处来,昂藏寡俦侣。
飞鸣无人见,饮啄岂得所。
云汉尔固知,胡为不轻举。野人头尽白,与我忽相访。
手持青竹竿,日暮淇水上。
虽老美容色,虽贫亦闲放。
钓鱼三十年,中心无所向。南登滑台上,却望河淇间。
竹树夹流水,孤城对远山。
念兹川路阔,羡尔沙鸥闲。
长想别离处,犹无音信还。东入黄河水,茫茫泛纡直。
北望太行山,峨峨半天色。
山河相映带,深浅未可测。
自昔有贤才,相逢不相识。秋日登滑台,台高秋已暮。
独行既未惬,怀土怅无趣。
晋宋何萧条,羌胡散驰鹜。
当时无战略,此地即边戍。
兵革徒自勤,山河孰云固。
乘闲喜临眺,感物伤游寓。
惆怅落日前,飘飖远帆处。
北风吹万里,南雁不知数。
归意方浩然,云沙更回互。乱流自兹远,倚楫时一望。
遥见楚汉城,崔嵬高山上。
天道昔未测,人心无所向。
屠钓称侯王,龙蛇争霸王。
缅怀多杀戮,顾此生惨怆。
圣代休甲兵,吾其得闲放。兹川方悠邈,云沙无前后。
古堰对河壖,长林出淇口。
独行非吾意,东向日已久。
忧来谁得知,且酌尊中酒。朝从北岸来,泊船南河浒。
试共野人言,深觉农夫苦。
去秋虽薄熟,今夏犹未雨。
耕耘日勤劳,租税兼舄卤。
园蔬空寥落,产业不足数。
尚有献芹心,无因见明主。茫茫浊河注,怀古临河滨。
禹功本豁达,汉迹方因循。
坎德昔滂沱,冯夷胡不仁。
激潏陵堤防,东郡多悲辛。
天子忽惊悼,从官皆负薪。
畚筑岂无谋,祈祷如有神。
宣房今安在,高岸空嶙峋。我行倦风湍,辍棹将问津。
空传歌瓠子,感慨独愁人。
孟夏桑叶肥,秾阴夹长津。
蚕农有时节,田野无闲人。
临水狎渔樵,望山怀隐沦。
谁能去京洛,憔悴对风尘。朝景入平川,川长复垂柳。
遥看魏公墓,突兀前山后。
忆昔大业时,群雄角奔走。
伊人何电迈,独立风尘首。
传檄举敖仓,拥兵屯洛口。
连营一百万,六合如可有。
方项终比肩,乱隋将假手。
力争固难恃,骄战曷能久。
若使学萧曹,功名当不朽。皤皤河滨叟,相遇似有耻。
辍榜聊问之,答言尽终始。
一生虽贫贱,九十年未死。
且喜对儿孙,弥惭远城市。
结庐黄河曲,垂钓长河里。
漫漫望云沙,萧条听风水。
所思强饭食,永愿在乡里。
万事吾不知,其心只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