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mèi)客天涯。
常常在外漂泊流离,习惯了离别家乡亲人;随意地挥一挥衣袖,就远走做客他乡。
袂:衣袖。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孤灯之下,一觉醒来,仿佛刚才睡梦中回到了江南;心情惆怅,起身出屋,看见一轮明月,已经斜挂山顶。
觉:睡醒。
补充汉字译文及注释:
曾(céng):曾经,表示过去的经历。
流离(liú lí):漂泊,流浪。
惯(guàn):习惯。
别家:离开家乡。
等闲(děng xián):随意,轻松。
挥(huī):挥动。
袂(mèi):衣袖。
客(kè):到他乡做客。
天涯(tiān yá):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惆怅(chóu chàng):忧愁,伤感。
起来:起身,站起来。
山月斜(xié):指明月斜挂在山顶。
觉(jiào):睡醒。
《含山店梦觉作》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段文字描述了一个人常常在外漂泊流离的生活,习惯了离别家乡和亲人。他随意地挥一挥衣袖,就远走他乡做客。在孤灯下醒来时,他仿佛刚才睡梦中回到了江南,心情感到忧郁。起身出屋后,他看见一轮明月已经斜挂在山顶上。
注释:
- 含山:唐武德六年(623),分历阳县西部地区原龙亢县境域设含山县,县以境内的含山命名。含山又名横山。《清一统志》说:“在含山县西三十里,崔巍雄峻,群山列峙,势若吞含,唐因以名县。”《太平寰宇记》又说:“以县境众山所含,故名含山县。”一说含山在今山西闻喜。
- 袂:衣袖。
- 觉:睡醒。
《含山店梦觉作》注释详情»
这篇鉴赏文章主要讲述了韦庄的诗作《灯前一觉江南梦》所表达的羁旅乡思的情感。文章首先提到了唐代诗人对于回家与仕进的矛盾,以及韦庄将流离别家当作一种习惯的生活态度。与其他诗人相比,韦庄更加洒脱和决绝,他的诗作最能表现出唐代士子的气度和抱负。
然而,乡思和功名两者之间的矛盾是无法解决的,许多诗人都将这种苦闷转化为梦境来寄托自己现实中的困惑和失意。韦庄的一生饱经艰辛,他的诗作中充满了漂泊流浪和离乡怀国的痛苦体验。
诗中的“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孤灯的悲剧意味和斜月的加入使诗人的感伤更加明显,这是一种凄然的美。诗人企图在黑夜中寻找寄托,然而醒来时却是斜月相迎,这样的情景让人愈加惆怅。
羁旅漂泊在人生中是常有的际遇,尤其在离乱的时代更为普遍。韦庄通过深刻的感悟力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使这种常情显得格外动人。全诗直白而不深隐,但其中涌腾着感情的潮流,表达了淡定、昂扬、思念、怆然和惆怅迷茫的叹息,这些情感都发自内心深处,令人品味不尽。韦庄的清丽柔婉诗风属于典型的晚唐格调,这首诗作展现了他的风度和情感。
《含山店梦觉作》鉴赏详情»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是晚唐时期的诗人、词人,出生于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他是汉族,是文昌右相韦待价的七世孙,也是苏州刺史韦应物的四世孙。
韦庄与温庭筠一起被称为“花间派”代表作家,他们的作品风格相似,因此也被合称为“温韦”。韦庄擅长写诗,他的长诗《秦妇吟》以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为题材,在当时非常有名气,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一起被称为“乐府三绝”。
韦庄的诗集《浣花集》共有十卷,后来还有人将他的词作辑录为《浣花词》。《全唐诗》收录了他的诗作共三百一十六首。
关于韦庄的出生和死亡年份,具体的资料并不确定,只能大致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