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钟鼓寒重,楼阁晦暗,月光照着金井边的古桐。深深的院落紧闭,小小的庭院空寂,落花沾着香露铺满了一地残红。
烟柳重重,春雾淡薄,在高阁临水的窗前,灯光就要渐渐熄灭,眼见天色就要亮了。她百无聊赖地倚靠着门户,眼泪暗暗地落下来沾湿了衣裳,她苦苦等待情郎归来,他却迟迟不归。
注释:
更漏子:词牌名,双调四十六字,上下片各六句,两仄韵、两平韵。
钟鼓寒:传来的钟鼓声似乎带着寒气。
暝(míng):昏暗。
古桐:老桐。
金井:以铜为栏的井。
灯背:意思是掩灯。
水窗:临水之窗。一作“小窗”。
暗沾衣:即暗中流泪沾湿衣服。
郎不归:一作“归未归”。
《更漏子·钟鼓寒》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一首词作的来源和创作背景。据介绍,这首词的具体创作年份未知,但它是一首代表思妇心声的词作。这首词是韦庄为了应对某种歌曲而创作的。 《更漏子·钟鼓寒》创作背景详情»
受思妇的孤独和寂寞。整篇赏析通过描写思妇的视觉和感觉,将客观景物与主观情感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妙合无垠的意境,给读者带来了审美享受。与李白的《菩萨蛮》相似,该词通过烘托的手法揭示了思妇的内心世界,给人以深深的韵味。
下片则通过时间的推移,继续用景语来烘托思妇的愁绪。描述了黎明时分的景象,而思妇仍然背着灯,守着窗,渴望着心上人的归来。通过描写思妇的行为和心理状态,表达了她的孤独和失望。特别是“待郎郎不归”这句点睛之笔,更加凸显了思妇的伤心之情。整篇赏析通过时间的推移,展示了思妇的长久凝望和痴情,以及逐渐走向失望的过程。
总的来说,这篇赏析通过描写思妇的视觉、感觉和行为,将客观景物与主观情感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妙合无垠的意境。通过时间的推移,展示了思妇的长久凝望和痴情,以及逐渐走向失望的过程。整篇赏析给人以深深的韵味,读来令人陶醉。
《更漏子·钟鼓寒》赏析详情»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是晚唐时期的诗人、词人,出生于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他是汉族,是文昌右相韦待价的七世孙,也是苏州刺史韦应物的四世孙。
韦庄与温庭筠一起被称为“花间派”代表作家,他们的作品风格相似,因此也被合称为“温韦”。韦庄擅长写诗,他的长诗《秦妇吟》以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为题材,在当时非常有名气,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一起被称为“乐府三绝”。
韦庄的诗集《浣花集》共有十卷,后来还有人将他的词作辑录为《浣花词》。《全唐诗》收录了他的诗作共三百一十六首。
关于韦庄的出生和死亡年份,具体的资料并不确定,只能大致推测。
峨嵋山下能琴客,似醉似狂人不测。何须见我眼偏青,
未见我身头已白。茫茫四海本无家,一片愁云飏秋碧。
壶中醉卧日月明,世上长游天地窄。晋朝叔夜旧相知,
蜀郡文君小来识。后生常建彼何人,赠我篇章苦雕刻。
名卿名相尽知音,遇酒遇琴无间隔。如今世乱独翛然,
天外鸿飞招不得。余今正泣杨朱泪,八月边城风刮地。
霓旌绛旆忽相寻,为我尊前横绿绮。一弹猛雨随手来,
再弹白雪连天起。凄凄清清松上风,咽咽幽幽陇头水。
吟蜂绕树去不来,别鹤引雏飞又止。锦麟不动惟侧头,
白马仰听空竖耳。广陵故事无人知,古人不说今人疑。
子期子野俱不见,乌啼鬼哭空伤悲。坐中词客悄无语,
帘外月华庭欲午。为君吟作听琴歌,为我留名系仙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