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戴上燕子形状的钗子,梳起挽结的云鬟,晚上来梳妆却无法开心。我一心想用裙带拴住你即将离去的船,分别的痛苦再次涌上心头。岸边的寒夜中,杨柳枝独自飞舞,河中的鸳鸯在疾风中无法安眠。有些事情真的不需要在心头萦绕牵挂。
注释:浣溪沙是唐代的一首教坊曲,后来成为一种词牌。它分为平仄两种体式,字数以四十二字为主,还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变体。最早采用这个调子的是唐代的韩偓,通常以他的词为正本,还有四种变体。整首词分为两部分,上部分三句都用韵,下部分末两句用韵。这个调子的音节明快,是婉约派和豪放派词人常用的。
钗燕指的是带有燕子形状装饰的钗子。
笼云指的是挽结成云鬟的样子。
忺(xiān)的意思是高兴、适意。
《浣溪沙·辛亥正月二十四日发合》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一首情词的创作背景。这首情词是在绍熙二年辛亥(1191)正月二十四日,白石与合肥女子依依惜别之际创作的。这次别离很可能是白石与合肥女子最后一次分别,至少在那年之后,他们就成了生离死别的状态。 《浣溪沙·辛亥正月二十四日发合》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白石《钗燕笼云》》
白石的《钗燕笼云》是一首以别离为主题的词作。词的上片以女子的视角写别离之痛,下片以词人的视角劝慰情人。整首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
上片以女子的容貌和心声展开,通过描述女子的妆容和心情,表达了她内心的痛苦。女子梳妆打扮,但无法掩饰内心的忧愁。她希望能够系住裙带,将心爱的人留在身边,但这似乎是不可能的。通过这种对比,词人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与内心的痛苦。
下片以词人的视角写对情人的劝慰。词人以杨柳和鸳鸯为比喻,表达了世事不如意的普遍性。他告诉情人不要过于牵挂,离别不会太久,重逢仍然有期待。然而,词人也暗示了离别的不祥和重逢的困难,预示了后来的悲剧。
整首词语言简练,没有过多的修饰,却能表达深刻的情感。上片通过女子的直接表达展现了她的专注和执着,下片则通过比喻和典故展现了词人的温文尔雅和博学多才。词中的对比和隐喻使得情感更加丰富而深刻。
总的来说,白石的《钗燕笼云》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别离之痛和劝慰之意。词中的对比和隐喻使得情感更加丰富而深刻,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浣溪沙·辛亥正月二十四日发合》赏析详情»
姜夔(1154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出生于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文学家和音乐家,被誉为艺术全才。
姜夔的作品以空灵含蓄而著称,他在诗词、散文、书法和音乐方面都有出色的造诣。他的诗词作品充满了深情和哲理,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他的散文作品则展现了他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独到见解。姜夔的书法风格独特,笔力雄健,被誉为一代宗师。他还是一位出色的音乐家,创作了许多优美动人的歌曲。
姜夔的代表作品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和《绛帖平》等。这些作品流传至今,被后人广泛传颂和研究。
姜夔于1221年去世,享年67岁。他的离世给南宋文坛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被誉为继苏轼之后又一位难得的艺术全才。他的艺术成就和影响力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