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诗人姜夔的照片
姜夔

姜夔(1154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出生于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文学家和音乐家,被誉为艺术全才。

姜夔的作品以空灵含蓄而著称,他在诗词、散文、书法和音乐方面都有出色的造诣。他的诗词作品充满了深情和哲理,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他的散文作品则展现了他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独到见解。姜夔的书法风格独特,笔力雄健,被誉为一代宗师。他还是一位出色的音乐家,创作了许多优美动人的歌曲。

姜夔的代表作品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和《绛帖平》等。这些作品流传至今,被后人广泛传颂和研究。

姜夔于1221年去世,享年67岁。他的离世给南宋文坛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被誉为继苏轼之后又一位难得的艺术全才。他的艺术成就和影响力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介绍

姜夔,南宋时期的一位词人,被誉为艺术全才。他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年少时屡试不第,一生未能官职,过着漂泊的生活。然而,他的文名早已传扬开来,受到了许多知名文人的赏识。

姜夔的人品高尚,举止清雅,给人一种神仙般的感觉。他擅长诗词、音律、书法和对词,对这些艺术都有深入的研究。他的著作包括诗词、诗论、乐书、字书和杂录等多种类型。

在年轻时,姜夔曾游历过淮楚和潇湘地区,后来定居在合肥、湖州和杭州等地。他过着浪迹江湖、寄食诸侯的生活,一直保持着清贫的状态,不受外界的诱惑。

姜夔的词题材广泛,包括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和酬赠等。他在词中表达了自己虽然流落江湖,但仍然念念不忘国家的思念之情。他描绘了自己漂泊的生活,表达了自己在世俗和情场上的失意和苦闷。他的个性超凡脱俗,独立于世俗之外,就像孤云野鹤一般。

姜夔的艺术才华使他成为南宋时期备受推崇的文人之一。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清高和不羁个性也使他成为后人敬仰的对象。

姜夔的一生虽然没有取得官职和财富,但他通过自己的才华和品德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赞赏。他的艺术成就和独特的个性使他成为南宋时期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姜夔介绍详情»

影响

派的清空骚雅来源于姜夔。姜夔在引诗济词方面和苏辛是相同的,但他有意为词,将词的音律、创作风格和审美理想纳入一定的法度之中,将原来并无必然联系的清空、骚雅联成一体,形成一种新的词风。南宋江湖词派理论和创作就是阐释和普及这种清空骚雅词风的。

清空是宋词的一种创作风格,有两种类型,一种以苏轼为代表,另一种以姜夔为代表。苏轼蔑弃一切法度,把词变成一种长短句的新体诗。这种不够本色的词风在南宋初中期成为词坛的主流。直到姜夔登上词坛,这种风气才有所改变。姜夔以有意的心态从事词的创作,认真探讨词的各种法度。姜夔论词的资料不多,涉及到词的字面、句法和章法,还有超越这些具体法度的活法。此后,吴文英、沈义父又提出了一种质实的词法,即选曲填词、遣词造句和布局谋篇的基本法度。质实与清空都是一种化用才学的法度,程度上有高低之分,但没有根本性的对立。

骚雅是宋词的审美理想,南宋江湖词派将清空和骚雅联成一体。清空词法包括清真词的典丽、白石词的骚雅、梦窗词的字面和梅溪词的句法。这种骚雅词法类似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宋词以骚雅为审美理想,追求词的高雅和精致,注重音律和意境的表达。姜夔的清空骚雅词风在南宋词坛上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推崇。

南宋江湖词派的清空骚雅词风源于姜夔,他将词的音律、创作风格和审美理想纳入一定的法度之中,形成了一种新的词风。清空和骚雅是宋词的两种创作风格,清空强调自由化的创作方式,而骚雅则注重高雅和精致的表达。姜夔的清空骚雅词风在南宋词坛上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推崇,对后来的词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南宋江湖词派的理论和创作旨在阐释和普及这种清空骚雅词风,使宋词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姜夔影响详情»

人物生平

《白石道人姜夔的传奇人生》

姜夔,公元1154年出生于江西鄱阳的一个破落官宦之家。他的父亲姜噩是一位进士,曾在新喻县和汉阳担任官职,但在任期间因病去世。姜夔从小就跟随父亲到各地任职,父亲去世后,他依靠姐姐在汉川县山阳村度过了少年时光。然而,由于籍贯的原因,姜夔四次回到家乡参加科举考试,却都名落孙山。

仕途不顺的姜夔四处流浪,曾经涉足扬州和江淮一带,后来又定居湖南。大约在1185年,他结识了诗人萧德藻,两人因为共同的兴趣结为忘年之交。萧德藻是一位福建人,曾在龙川县和湖北担任官职,擅长作诗,与范成大、杨万里、陆游、尤袤齐名。由于对姜夔的才华赞赏,他将自己的侄女许配给了姜夔。于是,姜夔决定和萧德藻一起前往湖州。

在去湖州的途中,他们经过杭州,萧德藻介绍姜夔认识了著名诗人杨万里。杨万里对姜夔的诗词赞赏有加,称赞他“为文无所不工”,并将他比作唐代著名诗人陆龟蒙。两人结为忘年之交后,杨万里还专门写信推荐姜夔给另一位著名诗人范成大。范成大曾担任参知政事,对姜夔的诗词非常喜爱,认为他高雅脱俗,才华出众,堪比魏晋间的文人。

得到杨万里和范成大两位诗坛大家的赞赏后,姜夔的名声大噪。于是,他决定在湖州定居,并在公元1190年正式卜居弁山苕溪的白石洞天。弁山风景优美,姜夔以“白石道人”自称。他的潇洒不羁和深通礼乐的才华吸引了当时的名流士大夫,甚至连大学者朱熹也对他青眼相加。著名词人辛弃疾对他的词也深为叹服,曾与他合作填词。

姜夔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从一个破落官宦之家出身,经历了仕途的坎坷和流浪的岁月,最终凭借才华和人脉在湖州安家立业。他的诗词才华受到了当时文坛大家的赞赏,成为了文人雅士们争相结交的对象。姜夔的传奇人生,不仅展现了他的才华和魅力,也反映了当时文化圈的繁荣和交流。 姜夔人物生平详情»

主要成就

飘渺的,不受世俗纷扰的。他的词境清空高洁,没有繁琐的细节,而是以简洁的笔法表达出内心的情感。他善于运用联觉思维,将不同的感受融合在一起,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他的词题材并没有太多的拓展,仍然以恋情和咏物为主题,但他通过改造传统婉约词的表现艺术,建立起了新的审美规范。

姜夔的词语言灵动自然,富有想象力。他的艺术特色可以用“清空”来概括。这种清空不同于传统婉约派的柔美媚态,也不同于豪放派的粗犷叫嚣,更不同于苏轼的旷达。姜夔更善于以诗人的笔法入词,以“骚”的手法表达内心的情感。他不过多地描写客观对象,而是更加注重捕捉和表达灵气飘忽的心境。在以骚笔入词时,他吸收了江西诗风的特点,注重锤炼,追求瘦硬峭拔的风格,因此在清空之中带有一种刚劲峻洁之气。

姜夔的词具有“清空”和“骚雅”的特色。他的清空受到苏轼的影响,而骚雅则脱胎于辛弃疾。苏轼和辛弃疾都是无意为词的,他们的清空和骚雅是通过诗歌化的方式实现的。姜夔在引诗济词方面与他们相同,但他有意为词,将词的音律、创作风格和审美理想纳入一定的法度之中,将原本没有必然联系的清空和骚雅统一起来,形成了一种新的词风。南宋江湖词派理论和创作就是为了普及和阐释这种清空骚雅的词风。姜夔根据自己对音乐精神的理解,改造了唐宋乐谱,使市井俗乐与传统雅乐的精神相通;他总结并运用才学的法度,从众多的典故中汲取共同的意义,将具体的情感升华为空灵模糊的意趣;他以近俗的题材表现出雅正的情感。他从词体的特点出发,因势利导,随俗而雅化,使清空与骚雅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新的词风。宋人以才学为词,抒发的情感较为空泛。姜夔的词情感是孤云飘渺的,不受世俗纷扰的。

总的来说,姜夔的词创作独具一格,他以清空和骚雅为特色,通过联觉思维和侧向思维,将不同的感受和心境融合在一起,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他的词语言灵动自然,富有想象力,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他的贡献主要在于对传统婉约词的表现艺术上进行改造,建立起新的审美规范。姜夔的词情感清雅,不受世俗纷扰,具有一种孤云飘渺的意趣。他的词风独特,对后世词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姜夔主要成就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