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占卜好梦是个熊,吉兆是生男,释氏道君都说是神佛抱送。小儿志气横亘秋空,未满三日,气势能食牛。
洗儿钱,洗儿果,喜钱平分,宾客满座。多谢无功受赏,生儿之事如何依靠侬。
注释:
减字木兰花: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简称《减兰》。《张子野词》入“林钟商”,《乐章集》入“仙吕调”。双调四十四字,与《木兰花》相比,前后片第一、三句各减三字,改为平仄韵互换格,每片两仄韵,两平韵。又有《偷声木兰花》,入“仙吕调”。
李公择:李常,字公择,建昌(今江西南城)人,时任湖州太守。吴兴在今浙江吴兴县,属湖州管辖。
维熊佳梦:此指李公择得好梦生子。
释氏:佛。释迦牟尼为佛教创始人,后称佛姓释迦氏,简称释氏。老君,指老子,道家创始人,后世道教尊崇其为鼻祖。民间有生子为神佛抱送的说法,这里是沿用。
犀钱玉果:此指为洗儿钱、洗儿果。宋时育子满月的习俗。
利市:欢庆节日的喜钱,此指喜儿钱。
“多谢”二句:此用晋元帝生子故事。侬(nóng),江苏浙江方言称你为“侬”。
《减字木兰花·维熊佳梦》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发生在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的九月。当时,著名文学家苏轼离开了他在杭州的职位,前往密州担任官职。在他的旅途中,他与杨元素、张子野、陈令举等人一同到达了湖州。正好在湖州,太守李公择迎来了他的新生儿,为此举办了为期三天的盛大宴会,邀请了许多宾客参加。
在这个特殊的场合下,人们向苏轼请求创作一首词。苏轼应允了这个请求,并为这个宴会创作了一首词。这首词可能是为了庆贺李公择的儿子的诞生,也可能是为了增添宴会的气氛。无论如何,这首词应该是在众人的期待下应运而生的。
《减字木兰花·维熊佳梦》创作背景详情»
作者运用典故和夸张的手法,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展现了自己开朗而诙谐的一面。上片的四句借用了杜甫的诗句,但经过作者的熔铸,语言更加矫健挺拔。下片则描写了古时“三朝洗儿”的热闹场面,并以调笑戏谑的方式引用了晋元帝和殷羡的对话,将其变成自己的独白,展示了作者的幽默风趣。整篇作品语言典雅得体,虽然没有明确的思想内容,但通过作者的表达方式,展现了他的个性特点。 《减字木兰花·维熊佳梦》赏析详情»
苏轼(1037-1101)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和美食家。他的字是子瞻,号称东坡居士。苏轼是汉族,出生在四川,去世后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苏轼一生经历了许多仕途上的坎坷,但他的学识非常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文笔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作清新豪健,善于运用夸张和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他的词开创了豪放一派,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他的书法擅长行书和楷书,能够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具有天真烂漫的趣味,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在画学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主张画作要神似,提倡“士人画”。他的著作包括《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