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绿橘梢头尚有橘花未谢,好像要留下香蕊来送别行人。君要官职高升,明天就要进京朝拜皇上。升官进京是天祥人瑞的好事。
绿橘梢头:橘树的新梢。
尚有橘花未谢:还有未凋谢的橘花。
留下香蕊:保留花蕊。
送别行人:为行人送行。
官职高升:官位提升。
进京朝拜皇上:前往京城朝见皇帝。
天祥人瑞:吉祥的征兆。
歌声渐渐沙哑,喝了点小酒微微有点醉。感到悲伤,就尽情哭泣,任凭红色的泪水滴湿了黄色的衣裙。赣江西边从今天开始,明月与清风就在回忆着使君。
歌声沙哑:歌声变得嘶哑。
微微有点醉:稍微有些醉意。
尽情哭泣:尽情地哭泣。
红色的泪水:象征着悲伤的泪水。
滴湿了黄色的衣裙:弄湿了黄色的衣裙。
赣江:江西省最大河流。
明月与清风:明亮的月光和清爽的风。
回忆着使君:怀念着使君。
注释:
鹧鸪天:词牌名,又称为“思佳客”、“半死桐”、“思越人”、“醉梅花”。是一种双调词牌,共有五十五个字,上、下两部分各有三个平韵。
紫凤:紫色的凤凰,喻指非凡的人品。
朝天:朝见帝王。
十二重城:指十二层楼的城池。
五碧云:指五彩斑斓的彩云,常用来比喻宫阙。
赣江:江西省最大的河流,注入鄱阳湖,是长江中游的重要支流。
明月清风:指自然界中清高的事物,所怀念的人必定是非凡之人。
《鹧鸪天·绿橘梢头几点春》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一个发生在赣州的故事。故事的背景是赣州太守任满回京,作者为了送别太守,安排了一场妓女的欢歌表演。这首词是作者在离开筵席之前所作的。从词中可以看出,时间是在春末夏初,因为绿橘开花的景象被提及。行人即后文中的“使君”,可能是指太守。整个背景描绘了一个欢乐而温馨的场景,人们在送别太守的同时,也在享受春天的美好。 《鹧鸪天·绿橘梢头几点春》创作背景详情»
这篇赏析描述了一个歌女送别“使君”进京的情景。文章开篇以春末的橘树花朵未尽谢的自然景象作为背景,暗示着送别者内心的复杂情感。橘树仿佛也有人的心意,刻意地留下几朵花来挽留即将离去的人。接下来,文章点明“使君”要去京城,并且前程似锦,暗示他必须离开。这进一步展现了送别者的复杂心情,一方面她为“使君”的前程而高兴,希望他能有好的发展,另一方面又舍不得让他离开自己。
下片描写了饯行宴上的情景,众人洒泪而别。由于难过,歌女唱不下去了。她心中的烦恼导致她小酌几杯后就有了醉意,大家终于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女子哭得泪水打湿了裙子。文章以此表达了送别者内心的悲伤和不舍。结尾两句表明送别者将永远不会忘记“使君”,而那深深的思念,甚至连赣江西畔的明月和清风也会被沾染上。
整篇赏析通过借景物抒情的手法,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边送别图,情景交融,感人至深。读者可以感受到送别者内心的复杂情感和深深的思念之情。
《鹧鸪天·绿橘梢头几点春》赏析详情»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他出生于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是晏殊的第七个儿子。晏几道曾担任过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职务。
晏几道性格孤傲,中年时家境中落。他与父亲晏殊一起被称为“二晏”。晏几道的词风与父亲相似,但他的造诣更加高超。他擅长表达言情之美,他的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因此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的作品直率地表达了情感,多以爱情生活为题材,因此被认为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
晏几道的代表作品有《小山词》。这部作品流传至今,展示了他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