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墨云拖雨过西楼。水东流,晚烟收。柳外残阳,回照动帘钩。今夜巫山真个好,花未落,酒新篘。
美人微笑转星眸。月华羞,捧金瓯。歌扇萦风,吹散一春愁。试问江南诸伴侣,谁似我,醉扬州。
墨云拖雨过西楼。水东流,晚烟收。柳外残阳,回照动帘钩。今夜巫山真个好,花未落,酒新篘(chōu)。
(巫山:此暗指美人。用巫山神女与楚襄王相会的故事。酒新篘:新漉的酒,过滤酒。)
美人微笑转星眸(móu)。月华羞,捧金瓯(ōu)。歌扇萦(yíng)风,吹散一春愁。试问江南诸伴侣,谁似我,醉扬州。
(月华羞:美人笑脸盈盈,顾盼生辉,使姣好的月亮都自愧弗如。歌扇萦风:(美人)翩翩舞扇招来徐徐清风。)
《江城子·墨云拖雨过西楼》译文及注释详情»
巫山:此暗指美人。用巫山神女与楚襄王相会的故事。【注:巫山神女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美女,楚襄王是楚国的君主,两者相会的故事常被用来形容美人。】
酒新篘:新漉的酒,过滤酒。【注:新篘是一种用来过滤酒的器具,这里指的是刚刚过滤好的新酒。】
月华羞:美人笑脸盈盈,顾盼生辉,使姣好的月亮都自愧弗如。【注:月华指月光,羞指美人的羞涩,这里形容美人的笑容如月光一般明亮动人,使月亮都感到自愧不如。】
歌扇萦风:(美人)翩翩舞扇招来徐徐清风。【注:歌扇指美人手中的扇子,萦风指扇子舞动时所引起的微风。这里形容美人舞扇时引来的清风。】
“试问”三句:化用杜牧诗意,杜有诗曰:“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名。”苏轼以酒色自娱来解嘲,似乎自己放浪形骸,忘怀一切,其实不过是苦中作乐。【注:苏轼在这里借用了杜牧的诗句来自嘲,杜牧的诗中描述了自己游荡江湖、享受酒色的生活,苏轼则以此来形容自己放纵的生活,但实际上他只是在苦中寻找乐趣。】
《江城子·墨云拖雨过西楼》注释详情»
这篇鉴赏文章描述了一幅美丽的景色和一个美丽的女子,同时也揭示了词人内心的痛苦。
上片以写景为主,通过描绘傍晚的景色,展示了一幅动态的画面。乌云带来的骤雨洒落在楼头,然后飘向远方。水流向东,云收雾敛,夕阳映照在柳树上,微风吹动窗帘。这些意象纷呈而又连贯,组成了一幅美不胜收的景色。加上鲜花和美酒的陪衬,使词人不禁赞叹这美好的时刻和景色。此外,词人还以“巫山”来比喻美人,为下文的描写作了铺垫。
下片转入描写美人。词人通过五句来刻画美人的情态。她明眸如星,巧笑盈盈,翩若惊鸿,轻歌曼舞,展现出美丽的形象。她舞扇带来的清风吹散了词人心头的愁云。最后三句引用了杜牧的诗句,似乎表达了词人自己已经沉醉于酒色美景,忘记了一切。然而,通过反问句,词人流露出内心的苦闷。词人虽然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暂时忘记了一切,但他心中仍然记忆犹新颍州的百姓因饥饿而苦苦挣扎,自己无力帮助他们。这些痛苦的情景仍然在他心中积压。他只能借酒来忘却忧愁。欢娱吹散了春愁,但这只是暂时的。词人虽然表现得狂放豪爽,但内心深处的创痛却无法消除。通过旷达的笔触,读者更能体会到词人内心的痛苦。
这篇鉴赏文章通过描写景色和美人,展示了美丽和痛苦并存的情感。词人在美景和美人的陪衬下,暂时忘却了自己的痛苦,但内心的苦闷却无法消除。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词人的作品更加深入人心。
《江城子·墨云拖雨过西楼》鉴赏详情»
苏轼(1037-1101)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和美食家。他的字是子瞻,号称东坡居士。苏轼是汉族,出生在四川,去世后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苏轼一生经历了许多仕途上的坎坷,但他的学识非常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文笔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作清新豪健,善于运用夸张和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他的词开创了豪放一派,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他的书法擅长行书和楷书,能够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具有天真烂漫的趣味,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在画学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主张画作要神似,提倡“士人画”。他的著作包括《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寒光凌乱六花纤。巧穿帘。不鸣檐。十里黄垆,遥望辨青帘。玉树参差何处觅,吟雪曲,捻霜髯。
坐来令我看无厌。拟名盐。试尝甜。飞入深潭,应照老蛟潜。三白频占来岁稔,良可喜,更何嫌。
娉娉闻道似轻盈。好佳名。也堪称。楚观云归,重见小樊惊。豆寇梢头春尚浅,娇未顾,已倾城。
章台休咏旧青青。惹离情。恨难平。无事飞花,撩乱扑旗亭。不似刘郎春草小,能步步,伴人行。
红欹醉袖殢阑干。夜将阑。去难拚。烧蜜调蜂,重照锦团栾。春到洞房深处暖,方知道,月宫寒。
枝枝红泪不曾干。背人弹。语羞檀。欲睡心情,一似梦惊残。正自朦胧花下好,银烛里,几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