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楼吟·淳熙丙午冬》原文赏析

  • cuì
    lóu
    yín
    ·
    chún
    bǐng
    dōng
  • [
    sòng
    dài
    ]
    jiāng
    kuí
  • chún
    bǐng
    dōng
    chāng
    ān
    yuǎn
    lóu
    chéng
    liú
    feī
    zhū
    yǒu
    luò
    zhī
    jiàn
    zhì
    chāng
    shí
    nián
    rén
    yǒu
    zhōu
    yīng
    zhōu
    zhě
    wén
    xiǎo
    wèn
    zhī
    néng
    dào
    shì
    hái
    weí
    yán
    zhī
    xìng
    huái
    怀
    yóu
    qiě
    shāng
    jīn
    zhī
    suǒ
    yuè
    lěng
    lóng
    shā
    chén
    qīng
    luò
    jīn
    nián
    hàn
    chū
    xīn
    fān
    tīng
    zhān
    yuán
    róng
    chuī
    céng
    lóu
    gāo
    zhì
    kàn
    kǎn
    yíng
    hóng
    yán
    feī
    cuì
    rén
    shū
    fěn
    xiāng
    chuī
    xià
    hán
    fēng
  • yǒu
    xiān
    yōng
    yún
    huáng
    jūn
    yóu
    níng
    wàng
    jiǔ
    tàn
    fāng
    cǎo
    qiān
    tiān
    qíng
    weì
    zhàng
    jiǔ
    qīng
    chóu
    huā
    xiāo
    yīng
    西
    shān
    wài
    wǎn
    lái
    hái
    juàn
    lián
    qiū

原文: 淳熙丙午冬,武昌安远楼成,与刘去非诸友落之,度曲见志。予去武昌十年,故人有泊舟鹦鹉洲者,闻小姬歌此词,问之,颇能道其事,还吴为余言之;兴怀昔游,且伤今之离索也。月冷龙沙,尘清虎落,今年汉酺初赐。新翻胡部曲,听毡幕元戎歌吹。层楼高峙。看槛曲萦红,檐牙飞翠。人姝丽,粉香吹下,夜寒风细。
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天涯情味。仗酒祓清愁,花销英气。西山外,晚来还卷,一帘秋霁。


相关标签:祝贺登楼抒怀情怀翠楼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淳熙丙午年冬,武昌安远楼建成。我和刘去非等几位朋友去参加落成典礼。因此创作此首词。我离开武昌十年,有老朋友在鹦鹉洲泊舟住宿,听到年轻的歌女演唱这首词。我向她询问,她还能详细地讲述旧事。友人回到吴地,向我讲述了这件事。我听后怀念起昔日曾经同游的好友,更加为今日的孤单而感伤。

明月的冷光映照着边塞的风沙,围护城保四周的竹篱一片寂静。今年朝廷开始赏赐尘民饮酒欢聚。弹奏起塞北新曲,听到元帅的军帐歌声清越。安远楼耸立入云霄,看它那红色栏杆萦绕楼檐,飞展一片翠碧。那位佳人美丽动人,从她身体上飘散一股幽香,寒夜里风儿轻轻地吹。
就在此地,正该有潇洒的词友,像仙人一样,同登楼观蟾的朋友尽兴游戏。我一个人登上高楼久久地凝神望远,却只见芳草萋萋,绵绵不尽。飘泊天涯的游子,心中的孤苦有何人知道,只好借酒消愁,借着赏花忘记豪情。此刻西山之外,黄昏时又卷起,一帘秋雨过后的晴丽。

注释:
翠楼吟:词牌名,姜夔自度“双调”曲。
安远楼:即武昌南楼,在黄鹤楼上。
刘去非:作者友人,生平未详。
鹦鹉洲:在今湖北汉阳西南长江中,东汉末,黄祖为江夏(今武昌)太守,祖长子射,大会宾客,有人献鹦鹉,祢衡作《白鹦鹉赋》洲因此得名。
小姬:指年轻女子。
兴怀:引起感触。
离索:离群索居。
龙沙:后世泛指塞外之地为龙沙。
虎落:遮护城堡或营寨的竹篱。
汉酺(pú)初赐:汉律,三人以上无故不得聚饮,违者罚金四两。朝廷有庆祝之事,特许臣民会聚欢饮,称赐酺。酺:合聚饮食。此处所指事见题解。
胡部曲:一种以琵琶为主的音乐。此处泛指异族音乐。
毡幕:指用毛毡制作的帐篷。 《翠楼吟·淳熙丙午冬》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姜夔在淳熙十三年丙午(公元1186年)秋的故事。当时,姜夔居住在汉阳府汉川县的姐姐家。入冬后,武昌黄鹤山上建起了一座名为安远楼的建筑。姜夔受邀参加了安远楼的落成典礼,并邀请了他的朋友刘去非一同前往游览。在游览过程中,姜夔被这座楼的壮丽景色所吸引,于是自己创作了一首曲子来记录这次经历。

十年过去了,姜夔的朋友在汉阳江边听到一位歌女唱起了这首曲子。听到这首曲子,朋友们回忆起了当年的情景,仿佛就像是发生在眼前一样。于是,他们将这首曲子的背景故事告诉了姜夔。姜夔深受感动,为了补充完善这首曲子,他为它写了一篇词序。

这个故事展示了姜夔对美景的欣赏和创作才华,以及他朋友们对他作品的赞赏和传承。这也说明了姜夔对于自己作品的重视和对于艺术的追求。 《翠楼吟·淳熙丙午冬》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本文是对一首词进行赏析。这首词是为了庆祝新楼落成而作的。词的前五句描述了“安远”这个词的意义,虚构了一个境界,同时也客观地展示了筑楼的时代背景。接下来的几句提到了“龙沙”和“虎落”,这是指金邦和护城笆篱。宋朝南渡时,武昌是抵抗金人的战略要地,和议达成后,形势安定下来,出现了“月冷龙沙,尘清虎落”的和平局面,这就是“安远”的意思。词中还提到了汉制禁民聚饮,但庆典时例外,称为“赐酺”。词中借古典以言近事,提到了今年汉酺初赐。根据《宋史》,军中有一百六十万缗,载歌载舞,一片欢乐景象。接下来的几句提到了“新翻胡部曲”,这是指唐代西凉地方的乐曲,后来进入殿堂。词中还提到了乐队的构成和演奏的方式。将边地的曲调用于中原,也寓意了“安远”的意思。

接下来的部分正面描述了楼的景观。先写楼的整体形势,然后进行细部刻画,从局部反映建筑的壮丽。红漆栏干曲折环绕,琉璃檐牙向外伸张。词中的“槛曲萦红,檐牙飞翠”这两句描写非常准确生动,特别是“萦红飞翠”的造语,给人一种形色相乱、目迷心醉的感觉。接下来的几句提到了楼中宴会的盛况,粉香吹下,夜寒风细。这些都是一派温馨承平的气象。

最后一部分提到了“此地”,指的是黄鹤山,黄鹤楼就在其西北矶头。传说仙人子安曾乘鹤路过。所以词中说,这样的形胜之地,应该有妙笔生花的“词仙”乘白云黄鹤来题词庆贺,人仙同乐。词中的“拥”字和“君”字都是虚指,展示了作者运思用笔的灵活自如。最后一句说“宜有词仙乘白云黄鹤来”,表达了对楼的美景和庆典的祝福。整首词通过描写楼的景观和庆典的盛况,展示了“安远”的意义。 《翠楼吟·淳熙丙午冬》赏析详情»

金朝诗人姜夔的照片
姜夔

姜夔(1154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出生于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文学家和音乐家,被誉为艺术全才。

姜夔的作品以空灵含蓄而著称,他在诗词、散文、书法和音乐方面都有出色的造诣。他的诗词作品充满了深情和哲理,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他的散文作品则展现了他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独到见解。姜夔的书法风格独特,笔力雄健,被誉为一代宗师。他还是一位出色的音乐家,创作了许多优美动人的歌曲。

姜夔的代表作品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和《绛帖平》等。这些作品流传至今,被后人广泛传颂和研究。

姜夔于1221年去世,享年67岁。他的离世给南宋文坛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被誉为继苏轼之后又一位难得的艺术全才。他的艺术成就和影响力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猜您喜欢

以长歌意无极好为老夫听为韵奉

宋代 姜夔

山阴千载人,挥洒照八极。
只今定武刻,犹带龙虎笔。
单侯出机杼,岂自剑舞得。
馀波人竹石,绝叹咄咄逼。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其一

宋代 姜夔

细草穿沙雪半销,吴宫烟冷水迢迢。
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

少年游·戏平甫

宋代 姜夔

双螺未合,双蛾先敛,家在碧云西。别母情怀,随郎滋味,桃叶渡江时。
扁舟载了,匆匆归去,今夜泊前溪。杨柳津头,梨花墙外,心事两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