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疾愈登望湖楼赠项长官》原文赏析

  • lín
    jiāng
    xiān
    ·
    dēng
    wàng
    lóu
    zèng
    xiàng
    cháng
    guān
  • [
    sòng
    dài
    ]
    shì
  • duō
    bìng
    xiū
    wén
    shòu
    sǔn
    kān
    jīn
    dài
    chuī
    yāo
    wàng
    lóu
    shàng
    àn
    xiāng
    piāo
    fēng
    chūn
    nòng
    xiù
    míng
    yuè
    wén
    xiāo
  • jiǔ
    xǐng
    mèng
    huí
    qīng
    lòu
    yǒng
    yǐn
    chuáng
    xiàn
    gēng
    cháo
    jiā
    rén
    jiàn
    dǒng
    jiāo
    ráo
    pái
    huái
    huā
    shàng
    yuè
    kōng
    lián
    xiāo

原文: 多病休文都瘦损,不堪金带垂腰。望湖楼上暗香飘。和风春弄袖,明月夜闻箫。
酒醒梦回清漏永,隐床无限更潮。佳人不见董娇饶。徘徊花上月,空度可怜宵。


相关标签:送别抒情孤寂临江仙

译文及注释

译文:休文体弱多病身体虚弱,连垂腰的金带都不堪佩系了。望湖楼上正飘散着花香,春天和煦微风吹拂着衣袖,眼望着皓月当空,耳听着悠扬箫声。
酒醉睡去,又从梦中惊醒,正听见漏壶的长流滴水发出清脆而单调的声响,倚在床上似乎感到了无比潮湿。身边的侍酒美人不见了,内心的空虚好像花上的月亮,正在天际空自徘徊,自己竟是空度良宵。

注释:
临江仙:词牌名。唐教坊曲。原用以歌咏水仙,故名。又名《雁儿归》、《瑞鹤仙令》等。双调小令,平韵格。
望湖楼:据《苏轼诗集》卷七《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注曰:“《图经》:望湖楼,又名看经楼,乾德七年(公元969年),忠懿王钱氏建,去钱塘江一里。”查慎行注:“《西湖游览志馀》:楼在昭庆寺前,一名先德楼。”项长官:苏轼同僚,名未详。
休文:即梁朝文学家沈约,字休文,体弱多病。
金带:高官服饰。
暗香:语出林通《山园小梅》:“暗香浮动月黄昏。”此处泛指花香。
弄:玩弄,引申为戏耍。
明月夜闻箫:化用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意:“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清漏: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又名“漏壶”、“漏刻”。将上面铜壶装满水后,水即滴水漏入下壶,壶内装一直立浮标,上面刻有时辰,水逐步升高,浮标也随之上升,如此则知时辰。滴水发出均匀清响,故称清漏。永:长。
隐床:倚床。沈约《夜夜曲》:“月辉横射枕,灯光半隐床。”
潮:微湿,发潮。
董娇饶:古乐府中有《董娇饶》。《玉台新咏》卷一有宋子厚《董娇娆》诗一首。“饶”,一作“娆”。“饶”,通“娆”。这里指佳人美女。杜甫《春日戏题恼郝使君兄》:“细马时鸣金腰褭(niǎo),佳人屡出董娇饶。”
徘徊二句:《太平广记》卷三百二十六《沈警》“玄机名警。……作《凤将雏雏衔娇》曲, 《临江仙·疾愈登望湖楼赠项长官》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发生在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的春天。在这个时候,苏轼因病卧床已经一个月了,但是他的病情已经好转,恢复了健康。为了庆祝康复,苏轼和他的同僚一起登上了望湖楼,欣赏着美丽的景色。在这个美好的时刻,苏轼写下了这首词,以表达对项长官的感激之情。这首词是苏轼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的真挚表达,也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的体现。通过这首词,苏轼向读者展示了他对生命的感激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同时也传达了他对项长官的敬意和感谢之情。这篇创作背景为这首词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和情感,使其更加深入人心。 《临江仙·疾愈登望湖楼赠项长官》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分析了一首词的结构和意境。上片描写了词人病愈后登上望湖楼的情景,感受到身体的轻快和愉悦。下片则转入了词人心绪孤寂的抒发,通过描写酒醒梦回和床上潮湿的感觉,表达了词人对逝去时光的感叹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最后三句则展示了词人在人生旅途上的疲惫和衰弱。整首词通过含蓄的描写和隐喻,展示了词人内心的悲哀和对逝去时光的思考。这种艺术手法高超,给人以种种联想的启迪。 《临江仙·疾愈登望湖楼赠项长官》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苏轼的照片
苏轼

苏轼(1037-1101)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和美食家。他的字是子瞻,号称东坡居士。苏轼是汉族,出生在四川,去世后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苏轼一生经历了许多仕途上的坎坷,但他的学识非常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文笔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作清新豪健,善于运用夸张和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他的词开创了豪放一派,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他的书法擅长行书和楷书,能够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具有天真烂漫的趣味,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在画学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主张画作要神似,提倡“士人画”。他的著作包括《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猜您喜欢

临江仙(高平调)

宋代 张先

自古伤心惟远别,登山临水迟留。暮尘衰草一番秋。寻常景物,到此尽成愁。
况与佳人分凤侣,盈盈粉泪难收。高城深处是青楼。红尘远道,明日忍回头。

临江仙(坐悟)

宋代 刘辰翁

我去就他甚易,他来认我良难。悟时到处是壶天。古诗寻一句,危坐看香烟。
金玉满堂不守,菁华岁月空迁。从今饱饭更安眠。丹经都不看,闲坐一千年。

临江仙(笙妓梦云,对居士忽有翦发齐眉修道之语)

宋代 赵长卿

蕊嫩花房无限好,东风一样春工。百年欢笑酒樽同。笙吹雏凤语,裙染石榴红。
且向五云深处住,锦衾绣幌从容。如何即是出樊笼。蓬莱人少到,云雨事难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