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洞庭春晚》原文赏析

  • niàn
    jiāo
    ·
    dòng
    tíng
    chūn
    wǎn
  • [
    sòng
    dài
    ]
    xīn
  • dòng
    tíng
    chūn
    wǎn
    jiù
    zhuàn
    shì
    rén
    jiān
    yóu
    shōu
    shí
    yáo
    chí
    qīng
    guó
    yàn
    lái
    xiàng
    zhū
    lán
    tòu
    lóng
    xiāng
    lián
    yīng
    liào
    xuě
    yuè
    yāo
    zhēn
    tài
    shì
    shuí
    jiào
    rén
    jié
  • jiǔ
    guī
    duì
    hán
    chuāng
    xiāng
    liú
    zuó
    yìng
    shì
    meí
    huā
    liǎo
    gāo
    táng
    yóu
    xiǎng
    xiàng
    guǎn
    dēng
    míng
    miè
    bàn
    miàn
    nán
    duō
    qíng
    gǎn
    chóu
    diǎn
    xīng
    xīng
    rào
    liáng
    shēng
    zài
    weí
    wàng
    weì
    sān
    yuè

原文: 洞庭春晚,旧传恐是,人间尤物。收拾瑶池倾国艳,来向朱栏一壁。透户龙香,隔帘莺语,料得肌如雪。月妖真态,是谁教避人杰。
酒罢归对寒窗,相留昨夜,应是梅花发。赋了高唐犹想像,不管孤灯明灭。半面难期,多情易感,愁点星星发。绕梁声在,为伊忘味三月。


相关标签:写景抒情思念喜爱念奴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洞庭春喝得比较晚,洞庭湖的春天也来得晚,旧时相传大概就这样,但确实人间物之绝美者。收拾瑶池的时候,把她从瑶池移到朱栏这边来的,是倾国仙姝。可以透出室外散发阵阵的香味,使黄莺隔帘而语,姑射仙子,玉肌冰骨,洁白如雪,令人神移。月夜下的姿态,怎能不使狄仁杰避让?
酒宴归来,对着寒窗,仿佛记起昨夜乘醉赏花,梅花应该正在开放。犹如楚襄王梦见巫山神女而使宋玉赋高唐一样,久久不能忘怀,不管灯的明亮或者熄灭,如此美好晤面恐难以后再难遇见了,然而多情之人易于伤感,以致为愁而鬓发斑白。犹如听了韩娥的歌声,舜的音乐,萦绕脑际,经久不忘,甚至达到食而不知其味的痴迷境地。

注释:
念奴娇:词牌名,又名《酹江月》《大江东去》,双调一百字,前后阕各四仄韵,一韵到底,不甚拘平仄。
洞庭春:又为酒名。这里也指洞庭的春天。
尤物:旧称绝色女子。亦指物之绝美者。
瑶池:神话中称西王母所住的地方。
龙香:指龙涎香。
人杰:当指狄仁杰。
高唐:宋玉有《高唐赋》。
难期:难以实现。
星星发:斑白之发。
绕梁声:即馀音绕梁。
忘味三月:《论语·迷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极言《韶》乐之美。 《念奴娇·洞庭春晚》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或二年。当时,作者已经辞去官职,过着闲居的生活,居住在带湖家中。一个春天的晚上,他独自一人喝酒微醉,突然闻到了花香。这花香勾起了他对故人的思念之情,于是他决定将这份思念写成一首词。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的深深思念和对逝去时光的回忆,同时也抒发了他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整首词以花香为线索,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和表达内心情感,展现了作者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感悟。 《念奴娇·洞庭春晚》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不同。词中通过描写梅花的美丽和特点,表达了作者对佳人的思念之情。词的开头三句写出了梅花的美丽和给人的总体印象,暗示了所咏之物为梅花。接着,词中描述了梅花的特点,如仙子般的美丽和香气的弥漫,进一步揭示了梅花的无与伦比的美色。接下来的三句追忆昨夜所见,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深刻印象和对其美丽的向往。最后三句写出了美好的印象难以再逢和多情之人易于伤感的情感,以及对梅花之美的痴迷。整首词通过描写梅花来表达作者对佳人的思念之情,展现了作者对梅花之美的赞美和向往。 《念奴娇·洞庭春晚》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辛弃疾的照片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他原名坦夫,后改名幼安,又有别号稼轩,是汉族,出生于历城(今山东济南)。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地区已经被金兵占领。

辛弃疾在21岁时参加了抗金义军,不久后回到南宋。他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等地的安抚使职位。一生致力于抗金事业,曾上书《美芹十论》和《九议》,提出了战守之策。他的词作表达了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进行了谴责。同时,他也创作了不少描写祖国河山的作品。他的词题材广泛,善于运用前人典故,风格既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时执政者的主和派政见不合,他后来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辛弃疾的一生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他的词作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南宋词坛的巨星。

猜您喜欢

念奴娇(和人)

宋代 葛郯

阳关西路,看垂杨客舍,嫩浮波縠。
宝马嘶风人渐远,隐隐歌声戛玉。
踏遍春山,归来高卧,笑濯沧浪足。
孤鸿天际,断霞摇曳心目。
香露飞入壶中,仙家九酝,酿百花醽醁。
一朵巫阳休怅望,且看家山眉绿。
歌罢风生,舞馀花颤,凤髓飘红烛。
瑶台月冷,夜归斗挂银屋。

念奴娇(二首催雪)

宋代 朱淑真

冬晴无雪。是天心未肯,化工非拙。不放玉花飞堕地,留在广寒宫阙。云欲同时,霰将集处,红日三竿揭。六花翦就,不知何处施设。
应念陇首寒梅,花开无伴,对景真愁绝。待出和羹金鼎手,为把玉盐飘撒。沟壑皆平,乾坤如画,更吐冰轮洁。梁园燕客,夜明不怕灯灭。

念奴娇(上已日游北湖)

宋代 京镗

锦城城北,有平湖、仿佛西湖西畔。载酒郊_修禊事,雅称兰舟同泛。麦垅黄轻,桤林绿重,莫厌春光晚。棹歌声发,飞来鸥鹭惊散。
好是水涨弥漫,山围周匝,不尽青青岸。除却钱塘门外见,只说此间奇观。句引游人,追陪佳客,三载成留恋。古今陈迹,从教分付弦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