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桃源·赠卢长笛》原文赏析

  • zuì
    táo
    yuán
    ·
    zèng
    cháng
  • [
    sòng
    dài
    ]
    wén
    yīng
  • shā
    táng
    shàng
    jiù
    yóu
    láng
    nián
    shào
    shí
    shēng
    cháng
    yuè
    zhōng
    chuī
    yún
    yàn
    feī
  • jīng
    huàn
    tàn
    xīng
    xiāng
    kàn
    liǎng
    bìn
    duàn
    cháng
    yuàn
    cǎo
    lóu
    rén
    weì
    guī

原文: 沙河塘上旧游嬉。卢郎年少时。一声长笛月中吹。和云和雁飞。
惊物换,叹星移。相看两鬓丝。断肠吴苑草凄凄。倚楼人未归。


相关标签:宋词精选音乐思乡醉桃源

译文及注释

译文:我们曾在沙河塘上游玩,那时候的你还是少年。月中吹起长笛声声,曲调轻快如和云和雁一起飞翔。

注释:醉桃源:词牌名。双调,四十七字,上片四句四平韵,下片五句四平韵。
卢长笛:系一下层社会的乐工,据词中透露,是词人的一位老相识,极有可能还是词人的一位老乡。
沙河塘:杭州的一条街道。在余杭门内,南宋时为繁华之处。
物换星移:景物改换,星度推移。谓时序变迁,岁月流逝。
吴苑(yuàn):指苏州。苏州为春秋吴地,有宫阙苑囿之胜。后因以吴苑为苏州的代称。

补充汉字译文:
我们曾在沙河塘上游玩,那时候的你还是少年。月中吹起长笛声声,曲调轻快如和云和雁一起飞翔。

惊叹那物换星移,岁月流逝。我们对视着,两鬓都已斑白。吴苑的迷离芳草是那样令人心碎,倚着小楼,还有未归的人。 《醉桃源·赠卢长笛》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吴文英在四十五岁前后客居吴门时的情景。在这个时期,他与少时的朋友卢长笛偶然相遇,引发了他百感交集的情绪。这次相遇让他对故乡的情感急剧上升,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词,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家乡的思乡之情。 《醉桃源·赠卢长笛》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这篇鉴赏文章描述了一首词的内容和意境。词的上阕描写了词人与卢长笛一起追忆年少时的美好生活,以及对卢氏长笛吹奏艺术的赞美。词人通过简单的生活场景,刻画了年少时光的美好,触动了读者的内心深处。下阕则转向描述时光的流逝和现实的残酷,词人通过描写年少已老的景象和思乡不能归的感伤,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现实生活的无奈和苦涩。词中的意境浓郁,韵味深长,表达了词人对童年和少年时期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与卢长笛的重逢和深厚友谊。整篇文章通过对词的内容和意境的分析,展示了词人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赋予了读者对词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欣赏。 《醉桃源·赠卢长笛》鉴赏详情»

宋代诗人吴文英的照片
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

吴文英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他的词作数量丰富,风格雅致。他的词集《梦窗词集》存有三百四十余首词,分为四卷本和一卷本。

吴文英的词作以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为主要题材,他的词作被称为“词中李商隐”,显示出他对李商隐的倾慕和受影响。然而,对于吴文英的词作,后世的品评却存在争论。

除了他的词作,关于吴文英的生平和死亡的具体细节目前尚不清楚。

猜您喜欢

夜游宫·人去西楼雁杳

宋代 吴文英

人去西楼雁杳。叙别梦、扬州一觉。云澹星疏楚山晓。听啼乌,立河桥,话未了。
雨外蛩声早。细织就、霜丝多少。说与萧娘未知道。向长安,对秋灯,几人老。

解连环·秋情

宋代 吴文英

暮檐凉薄。疑清风动竹,故人来邈。渐夜久、闲引流萤,弄微照素怀,暗呈纤白。梦远双成,凤笙杳、玉绳西落。掩綀帷倦入,又惹旧愁,汗香阑角。
银瓶恨沉断索。叹梧桐未秋,露井先觉。抱素影、明月空闲,早尘损丹青,楚山依约。 翠冷红衰,怕惊起、西池鱼跃。记湘娥、绛绡暗解,褪花坠萼。

玉楼春·和吴见山韵

宋代 吴文英

阑干独倚天涯客。心影暗凋风叶寂。千山秋入雨中青,一雁暮随云去急。
霜花强弄春颜色。相吊年光浇大白。海烟沈处倒残霞,一杼鲛绡和泪织。

青玉案·新腔一唱双金斗

宋代 吴文英

新腔一唱双金斗,正霜落,分柑手。已是红窗人倦绣,春词裁烛,夜香温被,怕减银壶漏。
吴天雁晓云飞后,百感情怀顿疏酒。彩扇何时翻翠袖,歌边拌取,醉魂和梦,化作梅花瘦。

点绛唇·越山见梅

宋代 吴文英

春未来时,酒携不到千岩路。瘦还如许。晚色天寒处。
无限新愁,难对风前语。行人去。暗消春素。横笛空山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