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岁·为金陵史致道留守寿》原文赏析

  • qiān
    qiū
    suì
    ·
    weí
    jīn
    líng
    shǐ
    zhì
    dào
    liú
    shǒu
    shòu
    寿
  • [
    sòng
    dài
    ]
    xīn
  • sài
    yuán
    qiū
    cǎo
    yòu
    bào
    píng
    ān
    hǎo
    zūn
    shàng
    yīng
    xióng
    biǎo
    jīn
    tāng
    shēng
    xiàng
    zhū
    feī
    tán
    xiào
    chūn
    jìn
    meí
    huā
    rén
    nán
    lǎo
  • jīn
    zūn
    dǎo
    fèng
    zhào
    kàn
    kàn
    dào
    liú
    zhù
    jiāng
    dōng
    xiǎo
    cóng
    róng
    weí
    zhěng
    dùn
    qián
    kūn
    liǎo
    qiān
    bǎi
    suì
    cóng
    jīn
    jìn
    shì
    zhōng
    shū
    kǎo

原文: 塞垣秋草,又报平安好。尊俎上,英雄表。金汤生气象,珠玉霏谭笑。春近也,梅花得似人难老。
莫惜金尊倒。凤诏看看到。留不住,江东小。从容帷幄去,整顿乾坤了。千百岁,从今尽是中书考。


相关标签:写人赞美千秋岁

译文及注释

译文:你在边境守卫有功,使边境年年平安无事。你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展现出了决胜之才。你使金陵城的防御坚固如金汤,呈现出一派新的气象,且谈笑风生,言辞如珠玉。春天即将到来,梅花会有衰老的时候,但人并不像梅花那样容易衰老。

尽情饮酒吧,你很快就会应诏入朝。你是治理国家的才能,在江东地方千里之内,难以施展才华。回到朝廷,运筹帷幄,整顿天下,收复中原地区,将国家治理好。这样你将和唐代的郭子仪一样,从今以后永远成为贤相,流芳千古。

注释:千秋岁:词牌名,又名“千秋节”。宋人创调,见秦观《淮海词》。
金陵:即今江苏南京。史致道:名正志,江苏扬州人。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曾上《恢复要览》五篇,并建议“无事都钱塘,有事幸建康”。时任建康留守、建康知府兼沿江水军制置使。
英雄表:英雄气概。
霏(fēi),散。
得似:怎似。
尊:同“樽”,古代盛酒器具。
凤诏:指皇帝的诏书。
帷幄:指决策处。
中书考:用唐郭子仪事。中书,即中书令,指宰相。唐以中书、尚书、门下为三省,其令长俱为宰相。 《千秋岁·为金陵史致道留守寿》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发生在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年)的十二月。当时,辛弃疾担任建康通判一职。与此同时,史致道担任建康留守、建康知府兼沿江水军制置使的职位,但他即将离任。为了表达对史致道的祝福,辛弃疾写下了这首词。 《千秋岁·为金陵史致道留守寿》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千秋岁·为金陵史致道留守寿》是一首寿词,赞颂了史致道的事功和爱国情思。

词的上片首先写了史致道在边境守边有功的事迹。古代每逢秋高马肥的季节,北方外族统治者常常侵扰汉族地区,宋代也不例外。词中的“塞垣”二句描绘了史致道守边有功,使得边境年年平安无事。这两句紧扣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突出地描写了史致道的功业。而塞垣“平安好”与史致道的非凡才能有着密切关系。词中引用了《战国策·齐策》和徐陵的《九锡文》,表达了史致道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才能,从而揭示了塞垣平安的原因。史致道不仅在对敌斗争中取得显著成绩,而且在内政方面也表现出色。接下来的两句写了他兴建“镇淮”、“饮虹”二桥,使金陵城防固若金汤,呈现出一派新气象。而“珠玉霏谈笑”一句则形容了史致道谈笑风生,言辞如珠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最后的“春近也”一句以梅衬人,表达了祝愿史致道长寿的意愿。

词的下片写了对史致道的期望,祝愿他能出将入相,整顿乾坤,建功立业。其中的“莫惜”句劝他尽情饮酒,再次表达了祝寿之意。而“看看”一句则表示希望时间能够转瞬即逝,期待他很快能够应诏入朝,担当重任。接下来的“留不住”二句则反用了《史记·项羽本纪》中的“江东虽小,地方千里”,表达了史致道为治国之才,但江东地方辽阔,难以施展其才华。而“从容”二句则表达了希望史致道能够在朝廷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整顿乾坤,收复中原地区,将国家治理好。最后的“千百”二句则表示,如果史致道能够做到这些,他将和唐代的郭子仪一样,成为贤相,流芳千古。

整首词通过描写史致道的事功和表达对他的期望,展现了词人对史致道的敬佩和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国家的关切和祝福之意。 《千秋岁·为金陵史致道留守寿》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辛弃疾的照片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他原名坦夫,后改名幼安,又有别号稼轩,是汉族,出生于历城(今山东济南)。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地区已经被金兵占领。

辛弃疾在21岁时参加了抗金义军,不久后回到南宋。他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等地的安抚使职位。一生致力于抗金事业,曾上书《美芹十论》和《九议》,提出了战守之策。他的词作表达了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进行了谴责。同时,他也创作了不少描写祖国河山的作品。他的词题材广泛,善于运用前人典故,风格既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时执政者的主和派政见不合,他后来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辛弃疾的一生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他的词作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南宋词坛的巨星。

猜您喜欢

千秋岁(重到桃花坞)

宋代 范成大

北城南埭。玉水方流汇。青樾里,红尘外。万桃春不老,双竹寒相对。回首处,满城明月曾同载。
分散西园盖。消减东阳带。人事改,花源在。神仙虽可学,功行无过醉。新酒好,就船况有鱼堪买。

千秋岁 其二 和初子逐妾词

清代 邹祗谟

唏嘘无计。
权且相回避。
只一念,应牢记。
柳眉休更蹙,荑手应还腻。
堪悲是,金樽难下平原醴。
忆昔多惊悸。
欢会非容易。
难忘却,当初意。
原惭金谷主,空学庐江吏。
伊去后,泪痕又把红绡寄。

千秋岁

宋代 赵彦端

杏花风下。独立春寒夜。微雨度,疏星挂。晖晖浓艳出,袅袅繁枝亚。朱槛倚,轻罗醉里添还卸。
寂寞情犹乍。怅望骖鸾驾。衣褪玉,香欺麝。一花拚一醉,杯重凭谁把。春去也,重帘翠幕人如画。

千秋岁

宋代 赵闻礼

莺啼晴昼,南国春如绣。飞絮眼,凭阑袖。日长花片落,睡起眉山斗。无个事,沈烟一缕腾金兽。
千里空回首。两地厌厌瘦。春去也,归来否。五更楼外月,双燕门前柳。人不见,秋千院落清明后。

千秋岁

宋代 曹勋

洞房秀韵,结绮临春后。都压尽,名花柳。锦堂笼翡翠,璨枕同清昼。谁似得,佳时占断长欢偶。
我昔闻名久。欲见成消瘦。寻不遇,空回首。征途难驻马,坐想冰姿秀。凭寄语,南归更趁酴醿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