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你在边境守卫有功,使边境年年平安无事。你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展现出了决胜之才。你使金陵城的防御坚固如金汤,呈现出一派新的气象,且谈笑风生,言辞如珠玉。春天即将到来,梅花会有衰老的时候,但人并不像梅花那样容易衰老。
尽情饮酒吧,你很快就会应诏入朝。你是治理国家的才能,在江东地方千里之内,难以施展才华。回到朝廷,运筹帷幄,整顿天下,收复中原地区,将国家治理好。这样你将和唐代的郭子仪一样,从今以后永远成为贤相,流芳千古。
注释:千秋岁:词牌名,又名“千秋节”。宋人创调,见秦观《淮海词》。
金陵:即今江苏南京。史致道:名正志,江苏扬州人。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曾上《恢复要览》五篇,并建议“无事都钱塘,有事幸建康”。时任建康留守、建康知府兼沿江水军制置使。
英雄表:英雄气概。
霏(fēi),散。
得似:怎似。
尊:同“樽”,古代盛酒器具。
凤诏:指皇帝的诏书。
帷幄:指决策处。
中书考:用唐郭子仪事。中书,即中书令,指宰相。唐以中书、尚书、门下为三省,其令长俱为宰相。
《千秋岁·为金陵史致道留守寿》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发生在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年)的十二月。当时,辛弃疾担任建康通判一职。与此同时,史致道担任建康留守、建康知府兼沿江水军制置使的职位,但他即将离任。为了表达对史致道的祝福,辛弃疾写下了这首词。 《千秋岁·为金陵史致道留守寿》创作背景详情»
《千秋岁·为金陵史致道留守寿》是一首寿词,赞颂了史致道的事功和爱国情思。
词的上片首先写了史致道在边境守边有功的事迹。古代每逢秋高马肥的季节,北方外族统治者常常侵扰汉族地区,宋代也不例外。词中的“塞垣”二句描绘了史致道守边有功,使得边境年年平安无事。这两句紧扣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突出地描写了史致道的功业。而塞垣“平安好”与史致道的非凡才能有着密切关系。词中引用了《战国策·齐策》和徐陵的《九锡文》,表达了史致道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才能,从而揭示了塞垣平安的原因。史致道不仅在对敌斗争中取得显著成绩,而且在内政方面也表现出色。接下来的两句写了他兴建“镇淮”、“饮虹”二桥,使金陵城防固若金汤,呈现出一派新气象。而“珠玉霏谈笑”一句则形容了史致道谈笑风生,言辞如珠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最后的“春近也”一句以梅衬人,表达了祝愿史致道长寿的意愿。
词的下片写了对史致道的期望,祝愿他能出将入相,整顿乾坤,建功立业。其中的“莫惜”句劝他尽情饮酒,再次表达了祝寿之意。而“看看”一句则表示希望时间能够转瞬即逝,期待他很快能够应诏入朝,担当重任。接下来的“留不住”二句则反用了《史记·项羽本纪》中的“江东虽小,地方千里”,表达了史致道为治国之才,但江东地方辽阔,难以施展其才华。而“从容”二句则表达了希望史致道能够在朝廷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整顿乾坤,收复中原地区,将国家治理好。最后的“千百”二句则表示,如果史致道能够做到这些,他将和唐代的郭子仪一样,成为贤相,流芳千古。
整首词通过描写史致道的事功和表达对他的期望,展现了词人对史致道的敬佩和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国家的关切和祝福之意。
《千秋岁·为金陵史致道留守寿》赏析详情»
辛弃疾(1140-1207)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他原名坦夫,后改名幼安,又有别号稼轩,是汉族,出生于历城(今山东济南)。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地区已经被金兵占领。
辛弃疾在21岁时参加了抗金义军,不久后回到南宋。他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等地的安抚使职位。一生致力于抗金事业,曾上书《美芹十论》和《九议》,提出了战守之策。他的词作表达了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进行了谴责。同时,他也创作了不少描写祖国河山的作品。他的词题材广泛,善于运用前人典故,风格既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时执政者的主和派政见不合,他后来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辛弃疾的一生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他的词作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南宋词坛的巨星。
北城南埭。玉水方流汇。青樾里,红尘外。万桃春不老,双竹寒相对。回首处,满城明月曾同载。
分散西园盖。消减东阳带。人事改,花源在。神仙虽可学,功行无过醉。新酒好,就船况有鱼堪买。
唏嘘无计。
权且相回避。
只一念,应牢记。
柳眉休更蹙,荑手应还腻。
堪悲是,金樽难下平原醴。
忆昔多惊悸。
欢会非容易。
难忘却,当初意。
原惭金谷主,空学庐江吏。
伊去后,泪痕又把红绡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