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花慢·朱钿宝玦》原文赏析

  • yáo
    huā
    màn
    ·
    zhū
    tián
    bǎo
  • [
    sòng
    dài
    ]
    zhōu
  • hòu
    zhī
    huā
    tiān
    xià
    èr
    běn
    fāng
    chū
    kaī
    shuài
    chén
    jīn
    píng
    feī
    jìn
    zhī
    tiān
    shàng
    jiān
    fēn
    zhì
    guì
    niǎn
    xià
    yǒu
    zhī
    xià
    gòng
    quē
    shí
    xíng
    zhū
    tián
    bǎo
    tiān
    shàng
    feī
    qióng
    rén
    jiān
    chūn
    bié
    jiāng
    nán
    jiāng
    beǐ
    céng
    weì
    jiàn
    màn
    yún
    meí
    xuě
    huái
    shān
    chūn
    wǎn
    wèn
    shuí
    shí
    fāng
    xīn
    gāo
    jié
    xiāo
    fān
    huā
    luò
    huā
    kaī
    lǎo
    liǎo
    guān
    háo
    jié
  • jīn
    jiǎn
    sòng
    qióng
    zhī
    kàn
    hóng
    chén
    xiāng
    yáo
    sháo
    huá
    zhèng
    hǎo
    yìng
    chū
    luàn
    cháng
    ān
    fēng
    dié
    láng
    lǎo
    xiǎng
    jiù
    shì
    huā
    néng
    shuō
    shào
    nián
    mèng
    yáng
    zhōu
    èr
    shí
    qiáo
    míng
    yuè

原文: 后土之花,天下无二本。方其初开,帅臣以金瓶飞骑,进之天上,间亦分致贵邸。余客辇下,有以一枝已下共缺十八行。朱钿宝玦,天上飞琼,比人间春别。江南江北曾未见,漫拟梨云梅雪。淮山春晚,问谁识、芳心高洁?消几番、花落花开,老了玉关豪杰!
金壶翦送琼枝,看一骑红尘,香度瑶阙。韶华正好,应自喜、初乱长安蜂蝶。杜郎老矣,想旧事、花须能说。记少年,一梦扬州,二十四桥明月。


相关标签:咏物写花讽刺瑶花慢

译文及注释

译文:像红色的金花饰、珍贵的玉玦佩,是天上仙女飞来,化作此琼花,她比人间的春色,自是不同。这花在江南和江北都未曾见过,请别胡乱地将她比喻似白云的梨花或者像雪片的梅花。淮水旁的都梁山,春已迟暮,试问有谁能识得她芳心的高洁呢?经过了几番花开花落,守卫在边疆上的英雄将士们,也都已渐渐衰老了!
这琼玉花枝被剪下来,插在金壶中送走,你看传送者骑上一匹快马,扬起滚滚红尘,让这异香直达瑶台宫阙。春光正大好,花儿也该自感欣喜,能够初次结识京城这许多像蜜蜂、蝴蝶似的爱花的权贵们。我这个杜牧是已经老了,回想起历史上的种种事情,这琼花便是见证,她应该是能够讲出许多来的吧!我回忆少年时在扬州的那段生活,简直就像一场梦一样,那时候,二十四桥都被沉浸在一片宁静的明月光影之中。

注释:
瑶花慢:一名《瑶华》。双调,一百零二字,仄韵格。
后土:扬州后土祠。
天上:皇宫、皇帝。
朱钿(diàn):嵌金花的首饰。宝玦(jué):珍贵的佩玉。
飞琼:许飞琼,仙女,传说中西王母的侍女。
淮山:指盱眙军的都梁山,在南宋北界之淮水旁。
玉关:玉门关。
金壶:酒壶之美称。
瑶阙(què):传说中的仙宫。
韶华:指美好的时光。
杜郎:指杜牧,作者自比。
“记少年”二句:杜牧《遣怀》诗:“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又《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二十四桥,一说为二十四座桥。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三中对每座桥的方位和名称一一做了记载。一说有一座桥名叫二十四桥,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十五:“廿四桥即吴家砖桥,一名红药桥,在熙春台后,······扬州鼓吹词序云,是桥因古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 《瑶花慢·朱钿宝玦》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南宋度宗咸淳年间的社会现实。在南宋开庆元年(1259),宋军在与蒙古的战争中失败,贾似道暗中与蒙古议和,答应割地纳款。与此同时,度宗皇帝沉湎于酒色之中,对前方战事漠不关心。贾似道将告急边书匿而不报,每天都沉迷于歌舞和酒宴之中。《瑶花慢》这首词正是针对这样一个社会现实而创作的。 《瑶花慢·朱钿宝玦》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指的是过去的事情。这里作者用“旧事”来形容琼花的盛况,暗示琼花的辉煌已经过去,只能成为回忆。接着,“今朝”二句则表达了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和讽刺。作者说现在的统治者只关心享乐,不顾国家民生,导致国家衰败,百姓苦不堪言。最后一句“谁念西风独自凉”,则是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无奈。整首词通过对琼花的描写和比喻,暗示了政治的腐败和社会的困境,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 《瑶花慢·朱钿宝玦》赏析详情»

周密

周密(1232-1298),字公谨,号草窗,又号四水潜夫、弁阳老人、华不注山人,是南宋时期的词人和文学家。他的祖籍是济南,但流寓在吴兴(今浙江湖州)。在宋德右担任义乌县令期间,他入元隐居不再从政,自号四水潜夫。

周密的诗文成就很高,他擅长诗画音律,尤其善于藏弃校书。他一生著述丰富,著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志雅堂要杂钞》等数十种杂著。他的词远祖清真,近法姜夔,风格清雅秀润,与吴文英并称为“二窗”。他的词集名为《频洲渔笛谱》和《草窗词》。

关于他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信息,文中没有提及。

猜您喜欢

虢国夫人夜游图

宋代 苏轼

佳人自鞚玉花骢,翩如惊燕蹋飞龙。
金鞭争道宝钗落,何人先入明光宫。
宫中羯鼓催花柳,玉奴弦索花奴手。
坐中八姨真贵人,走马来看不动尘。
明眸皓齿谁复见,只有丹青余泪痕。
人间俯仰成今古,吴公台下雷塘路。
当时亦笑张丽华,不知门外韩擒虎。

公子行

魏晋 孟宾于

锦衣红夺彩霞明,侵晓春游向野庭。
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蹋烂麦青青。

天仙子·走马探花花发未

宋代 苏轼

走马探花花发未。人与化工俱不易。千回来绕百回看,蜂作婢,莺为使。谷雨清明空屈指。
白发卢郎情未已。一夜翦刀收玉蕊。尊前还对断肠红。人有泪,花无意。明日酒醒应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