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秋晓》原文赏析

  • xīn
    láng
    ·
    qiū
    xiǎo
  • [
    sòng
    dài
    ]
    jiǎng
    jié
  • miǎo
    miǎo
    liǎo
    gèn
    tiān
    hán
    shēng
    qiào
    屿
    qiū
    xiǎo
    zhú
    dēng
    rén
    zuò
    mèng
    shuí
    xíng
    dào
    sāo
    shǒu
    kuī
    xīng
    duō
    shào
    yuè
    yǒu
    weī
    huáng
    yǐng
    guà
    qiān
    niú
    shǔ
    duǒ
    qīng
    huā
    xiǎo
    qiū
    tài
    dàn
    tiān
    hóng
    zǎo
  • chóu
    hén
    lài
    西
    fēng
    sǎo
    beì
    西
    fēng
    fān
    cuī
    bìn
    qiū
    lǎo
    jiù
    yuàn
    shuāng
    lián
    juàn
    jīn
    fěn
    píng
    biān
    zuì
    dǎo
    zhōng
    nián
    huái
    怀
    bào
    wàn
    jiāng
    nán
    chuī
    xiāo
    hèn
    hèn
    cān
    chà
    bái
    yàn
    héng
    tiān
    miǎo
    yān
    weì
    liǎn
    chǔ
    shān
    yǎo

原文: 渺渺啼鸦了。亘鱼天,寒生峭屿,五湖秋晓。竹几一灯人做梦,嘶马谁行古道。起搔首、窥星多少。月有微黄篱无影,挂牵牛数朵青花小。秋太淡,添红枣。
愁痕倚赖西风扫。被西风、翻催鬓鬒,与秋俱老。旧院隔霜帘不卷,金粉屏边醉倒。计无此、中年怀抱。万里江南吹箫恨,恨参差白雁横天杪。烟未敛,楚山杳。


相关标签:秋天秋思写景悲秋贺新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夜醒来,听乌鸦声远去再听不到啼叫。辽阔的湖面上,陡峭的岛屿被寒气笼罩,意识到这是太湖的秋晓。昨晚在灯光摇曳中,凭着竹几做了一个梦,梦见马嘶人行于古道。披衣起来搔着头,到室外察看星星有多少。此时月光淡黄天微明,连竹篱的影子也难见到,只有竹篱上,挂着几朵小牵牛花在争俏。大自然好像也嫌秋光太清淡,又特意增添些红枣。

原指望西风能把忧愁扫掉。结果西风反催人增添白发,与萧瑟的秋天一样同衰老。昔日庭院挂着帘幕隔寒霜,酣饮美酒,常在金粉屏风边醉倒。想那时是不会有而今这种感伤的中年怀抱。现在流落万里江南,可恨身无半文难温饱,只能像伍员那样去吹箫乞讨;亦恨列队参差的南归白雁,横过天空是飞得那样高。

注释:
贺新郎:词牌名,此调始见苏轼词,原名《贺新凉》,又名《金缕曲》等,双调一百十六字,上下片各十句六仄韵。
渺渺(miǎo):微远的样子。
啼鸦:乌鸦啼叫。
了(liǎo):停止。
亘(gèn):绵亘,辽阔。
鱼天:指水面。
峭屿(qiào yǔ):陡峭的岛屿。
五湖:太湖的别名。
窥(kuī)星多少:察看星星多少,来判断天色的迟早。因为近清晨时星渐稀少。
青花:即牵牛花。
愁痕:愁容。
翻催:反而催逼。
鬓(bìn)鬓:面额两旁的黑发。
金粉屏:饰有彩绘的屏风。
参(cēn)差(cī):高低不齐。
白雁:一种鸟,似雁而小,白色,秋天时南飞。
天杪(miǎo):最高处,天边。
敛:消失。
楚山:指太湖一带的山。
杳(yǎo):隐没不见。 《贺新郎·秋晓》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一位词人在南宋亡后的时期,流寓苏州并隐居太湖的情景。在一个秋天的拂晓时分,词人观察到周围的景物,引发了他的感慨和思考,于是写下了这首词。尽管具体的创作年代不详,但通过全篇的描写可以推断出这首词是在南宋亡后的时期创作的。这个背景为词的内容和情感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时空背景,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词人的情感表达。 《贺新郎·秋晓》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首词以太湖秋晓为背景,通过描写所闻、所见、所感、所梦、所行等方式,勾勒出了一幅凄清、寥落的秋景图。上片以黎明乌鸦的啼叫为开端,描绘了秋晓的景色,如亘鱼天、寒生峭屿等,同时也表达了词人的孤单和寂寞。接着,词人描述了自己在梦中骑马行于古道之上的情景,展现了他内心的焦躁和不安。词人搔首窥星,表达了他对天亮的焦虑和不耐烦。接下来,词人描绘了晨光曦微中的院庭一角,月亮渐淡,篱影消失,只有树上的红枣给画面增添了一抹亮色。这一片段通过描绘景物,表达了词人内心的黯淡和无法被照亮的心情。

下片中,词人的忧愁更加深沉。词人描述了时光流逝,年华渐老,忧愁变得更加浓重。回忆宋亡前的生活,词人感叹旧院隔霜帘不卷,自己醉倒在屏风旁的惬意。与此同时,词人借伍员的形象,表达了自己的愁苦和对亡国的嫉恨。词人感叹大雁能自由自在地飞翔,而自己却无法回到故乡,产生了一种无法言喻的痛苦。最后,词人陷身于四顾茫茫的烟雾中,表达了他的迷茫和无助。

整首词通过描写景物和词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一个凄凉、寂寞的秋景,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内心的焦虑、忧愁和无助。词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将自己的情感与之融合,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的心情和思绪。这首词不仅仅是一幅秋景图,更是一幅包含词人情感的山水人物画。 《贺新郎·秋晓》赏析详情»

蒋捷

蒋捷(约1245~1305后),字胜欲,号竹山,南宋词人,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人。他出生在一个宜兴大族的家庭。在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他中了进士。然而,南宋覆灭后,他深感国家的痛苦,选择隐居不仕,被人称为“竹山先生”、“樱桃进士”。他的气节备受当时人们的重视。

蒋捷擅长写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为“宋末四大家”。他的词作多表达对故国的思念、对山河的哀伤,风格多样,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他尤其擅长运用奇巧的语言,独树一帜,成为宋季词坛上的独特存在。

蒋捷的词作有《竹山词》1卷,收录在毛晋的《宋六十名家词》本和《彊村丛书》本中。此外,还有《竹山词》2卷,收录在涉园景宋元明词续刊本中。这些作品展示了他独特的才华和风格。关于他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时间,目前的资料并不明确。

猜您喜欢

贺新郎(别李参政壁)

宋代 魏了翁

此别情何限。最关情、一林醒石,重湖宾雁。几度南楼携手上,十二阑干凭暖。肯容我、樽前疏散。底事匆匆催人去,黯西风、别恨千千万。截不断,整仍乱。
三年瞥忽如飞电。记从前、心情双亮,意词交划。千古黎苏登临意,人道于今重见。又分付、水流冰泮。满腹余疑今谁问,上牛头、净拭乾坤眼。聊尔耳,恐不免。

贺新郎(赋菊)

宋代 李公昴

细与黄花说。是天教、开遇重阳,玉裁金屑。老行要寻松竹伴,雅爱山翁鬓雪。任满插、追陪节物。惟有渊明吾臭味,傍东篱、盘薄芳丛撷。便无酒,也清绝。
芒寒色正孤标洁。惯平生、餐霜饮露,倚风迎月。不比芙容偏妩媚,不比茱萸太烈。似隐者、萧闲岩穴。至老枝头犹健在,笑纷纷、红紫尘沙汨。香耐久,看晚节。

贺新郎(西湖)

宋代 刘德秀

雨沐秋容薄。莹湖光、琉璃千顷,浪平如削。步绕湖边佳绝处,时涌琼楼珠阁。记一一、经行皆昨。十万人家空翠里,借姮娥、玉鉴相依约。卷雾箔,飞烟幕。
天机云锦才收却。放芙蓉、岸花十里,翠红成幄。向晚买舟撑月去,笑引银汉共酌。醉欲起、骑鲸碧落。试唤坡仙哦妙句,问淡妆、此夕如何著。只云月,是梳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