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宋孝宗淳熙十五年岁末的一个故事。故事中,陈亮冒着风雪,跋涉数百里,从浙江永康去到江西上饶探访多年不见的好友辛弃疾。他们在相聚后,曾一起创作了《虞美人》同韵词,并互相赠答。然而,陈亮对这次相聚的美好时光感到意犹未尽,不久之后,他又用之前的韵脚创作了这首词,表达了对辛弃疾的思念之情。根据词中的“却忆去年风雪”一语,可以推断这首词是在淳熙十六年创作的。 《贺新郎·怀辛幼安用前韵》创作背景详情»
展现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接下来的几句“换头”、“换头”、“换头”则是通过反复强调这个动作,来表达作者对于改变现状的渴望和决心。同时,这也是一种对于现实的无奈和无力感的抒发。最后一句“却又恐、相思一夜,换来无数新愁”则是对于离别的痛苦和思念的深刻体验的总结。整篇文章通过运用典故和抒发情感,展现了作者对于别后相思之情的真实感受,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现实困境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 《贺新郎·怀辛幼安用前韵》鉴赏详情»
陈亮(1143—1194)是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原名汝能,后改名陈亮,字同甫,号龙川。他以解头荐而闻名于婺州,因上《中兴五论》而被奏入不报。孝宗淳熙五年,他前往朝廷上书论国事。然而,他后来两次被诬陷入狱。
绍熙四年,陈亮以状元的成绩考中进士,被授予签书建康府判官公事的职位。然而,他在未就职之前就去世了,享年52岁。他被追谥为文毅。
陈亮的政论作品气势磅礴,词作豪放。他的代表作有《龙川文集》和《龙川词》。他的传记被收录在宋史中。
旧日重阳日。叹满城、阑风去雨,寂寥萧瑟。造物翻腾新机杼,不踏诗人陈迹。都扫荡、一天云物。挟客凭高西风外,暮鸢飞、不尽秋空碧。真意思,浩无极。
餻诗酒帽茱萸席。算今朝、无谁不饮,有谁真得。子美不生渊明老,千载寥寥佳客。无限事、欲忘还忆。金气高明弓力劲,正不堪、回首南山北。谁弋雁,问消息。
绣谷流明帜。稳飞舆、茵柔草碧,盖欹松翠。遨首意行穷绝顶,彩榭千年胜地。远峰断、莽苍烟水。护日晴云收午暑,飒长风、振叶生秋思。笼雾炷,飘霞袂。
清明官府歌棠芾。且萧闲事外,下看玉城珠市。山色骄人逢此客,尘尾霏霏露碎。一笑又、羊衔新穗。田野欢声和气合,唤觥船、猛为鱼占喜。谁会得,醉翁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