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原文赏析

  • meí
    huā
  • [
    sòng
    dài
    ]
    chén
    liàng
  • shū
    zhī
    héng
    shòu
    xiǎo
    è
    diǎn
    zhū
    guāng
  • duǒ
    xiān
    biàn
    bǎi
    huā
    jiē
    hòu
    xiāng
  • zhuàn
    chūn
    xìn
    xuě
    mái
    zàng
  • xiū
    sān
    nòng
    dōng
    jūn
    zhèng
    zhǔ
    zhāng

原文: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相关标签:咏物梅花抒怀爱国

译文及注释

译文:稀稀落落地梅树枝条歪歪轻斜地挂满那洁白如玉的雪花,使得枝条上一朵又一朵的梅花花萼泛着斑斑点点的雪花在阳光照射下闪着晶莹的光采。忽然有一朵梅花最先绽开放了,这使得想要在春天竞吐芳香的种种百花都落在梅花的后面了。
梅花要想把春天悄然而来的信息传递出去,又怎么会害怕被厚厚的积雪所深深埋藏呢!请玉笛不要再吹奏那令人伤感的古曲《梅花三弄》了,让主宰春天的神东君为梅花留住春天,不要让开在早春的梅花因一支悲伤曲调而过早地凋谢。

注释:疏:稀疏,稀落。玉瘦:洁白如玉。点:闪着,泛着。休:莫,不要。
三弄:指古曲《梅花三弄》,全曲主调出现三次,故称三弄。
东君:司春之神。主张:当令,作主,主宰春天。 《梅花》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主要是对陈亮的诗作《梅花》进行解读。诗中描绘了稀疏的梅树枝条,洁白如玉,刚劲有力,花萼上点缀着雪珠,反射出晶莹的光彩。诗人通过描写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表达了梅花不怕挫折打击、敢为天下先的品质,同时也寄托了自己的爱国思想。

诗中还提到了“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强调了严冬无法阻挡春天的到来,深雪也无法埋藏梅花的芬芳气息。这表达了梅花坚贞不屈的精神,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以及对自己爱国思想的寄托。

最后,诗中提到了玉笛不要再吹奏伤感的《梅花三弄》曲调,因为春神正在主宰着人间。这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爱慕和珍惜之情,同时也呼吁东君为梅花作主,让玉笛不要再吹奏悲伤的曲调,保留春天的美好,不让梅花凋谢。

整篇赏析通过对诗中意象的解读,揭示了诗人陈亮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对抗金的信心。他坚信梅花在春天的阳光下会茁壮成长,就像历史的车轮一样,投降派的言论无法阻挡国家的前进。通过颂赞梅花的独立和坚强,诗人表达了自己一生力主抗战、反对投降的爱国主义思想。 《梅花》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陈亮的照片
陈亮

陈亮(1143—1194)是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原名汝能,后改名陈亮,字同甫,号龙川。他以解头荐而闻名于婺州,因上《中兴五论》而被奏入不报。孝宗淳熙五年,他前往朝廷上书论国事。然而,他后来两次被诬陷入狱。

绍熙四年,陈亮以状元的成绩考中进士,被授予签书建康府判官公事的职位。然而,他在未就职之前就去世了,享年52岁。他被追谥为文毅。

陈亮的政论作品气势磅礴,词作豪放。他的代表作有《龙川文集》和《龙川词》。他的传记被收录在宋史中。

猜您喜欢

临终诗

清代 李鸿章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述国亡诗

五代 花蕊夫人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塞上曲二首·其二

唐代 戴叔伦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