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三山与客泛西湖》原文赏析

  • xiǎo
    chóng
    shān
    ·
    sān
    shān
    fàn
    西
  • [
    sòng
    dài
    ]
    xīn
  • 绿
    zhǎng
    lián
    yún
    cuì
    kōng
    shí
    fēn
    fēng
    yuè
    chù
    zhù
    shuaī
    wēng
    chuī
    yáng
    yǐng
    duàn
    àn
    西
    dōng
    jūn
    ēn
    chóng
    jiào
    qiě
    zhòng
    róng
  • shí
    shuǐ
    jīng
    gōng
    yǒu
    shí
    xiào
    ér
    tóng
    yīn
    qín
    què
    xiè
    tóu
    fēng
    chuán
    ér
    zhù
    qiě
    zuì
    làng
    huā
    zhōng

原文: 绿涨连云翠拂空。十分风月处,著衰翁。垂杨影断岸西东。君恩重,教且种芙蓉。
十里水晶宫。有时骑马去,笑儿童。殷勤却谢打头风。船儿住,且醉浪花中。


相关标签:西湖写景抒情伤怀小重山

译文及注释

译文:湖水碧绿与天空的云相连,一片翠蓝拂试着天空。西湖的风景非常美丽,但却要我这个老头子住在这里。湖堤上的垂杨树影遮断了东西两岸。君王对我非常恩宠,让我在这里种芙蓉。在这个周回十多里的西湖里,还有闽王留下的水晶宫,我经常去那里观赏,有时骑马去,儿童看见都笑我。在西湖游玩的时候,顶头风会给我增加不少的麻烦,但我却真心感谢顶头风。船停下来不走了,我们就在浪花中痛饮一醉吧。

注释:
①小重山:词牌名,又名《小重山令》。《金奁集》收录在“双调”中。唐代人常用它来写“宫怨”,因此调子悲伤。这首词共有58个字,前后两段各有四个平韵。
②著衰翁:住在这里的老头子。衰翁是作者自称的。
③“君恩”两句:陈与义的《虞美人》中有“甲寅岁出守湖州,道中荷花无复存者,乙卯岁自琐闼卜居青墩镇”这样的句子:“今年怎样回报君王的恩情,一路上荷花相送到青墩。”芙蓉是荷花的别名。叫且是且叫,因为平仄需要调换顺序。
④十里句:《闽都记》中有这样的描述:“西湖周围大约有十多里,王延钧在湖上建了水晶宫。当时他带着后宫游玩,不离开庄园,通过子城复道跨过罗城,不过几十步就到了那里。”
⑤打头风:欧阳修的《归田录》和叶梦得的《避暑录话》都说“打”音滴耿反,应该读作“顶”,即今天所说的顶头风。 《小重山·三山与客泛西湖》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词人在宋光宗赵惇绍熙三年(1192)的时候,担任福建提刑官的情况。在这个时期,词人并没有实现自己的建功立业的志向,感到颓唐无助,只能在这种心境下寄情于山水之间。 《小重山·三山与客泛西湖》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主要是对一首诗的内容进行解读和分析。诗中主要描写了福州西湖的美景,同时也透露出作者自己的颓放与悲哀情绪。

上片首句以连云的湖水、拂天的翠柳来描写西湖的广阔、丰满和绿意盎然,给人一种醉人的感觉。接下来的句子写到了作者自己,他既有幸住在风景最美的地方,又感到自己与这美景不相称。通过使用“衰翁”一词,可以看出作者颓唐放逸的心情。而“垂杨”一韵与首句“翠拂空”相呼应,写出了作者领受了“厚重”的君恩,在西湖无柳处补种芙蓉的情态。

下片则写到了作者在游湖中的快乐,但其中也透露出颓放之意。首句延续了上文描写西湖之美的语句,再次写到了西湖的美丽,但并不重复,因为这里是通过“水晶宫”的想象,赋予了西湖神奇的仙境之美。接下来的两句暗指晋代山简醉酒后被儿童嘲笑的典故,写出了作者在此处喝得酩酊大醉,骑马回去时被儿童嘲笑的情景,用以形容自己颓废放纵的状态。结尾的韵部使用了加一倍法抒情,作者说自己既然遇到了逆风,就不再前行,反而沉醉于被风激起的浪花中。其中,“打头风”象征着阻碍作者的政治力量,“醉浪花”则比喻了作者的颓废,但也表达了他不被风浪吓倒的风骨。

整首诗使用了具体的事物来描绘,没有留下痕迹,意境如同全为白描绘成,口语化的表达方式使得诗歌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因此,这首诗给人一种神奇而清晰的感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重山·三山与客泛西湖》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辛弃疾的照片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他原名坦夫,后改名幼安,又有别号稼轩,是汉族,出生于历城(今山东济南)。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地区已经被金兵占领。

辛弃疾在21岁时参加了抗金义军,不久后回到南宋。他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等地的安抚使职位。一生致力于抗金事业,曾上书《美芹十论》和《九议》,提出了战守之策。他的词作表达了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进行了谴责。同时,他也创作了不少描写祖国河山的作品。他的词题材广泛,善于运用前人典故,风格既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时执政者的主和派政见不合,他后来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辛弃疾的一生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他的词作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南宋词坛的巨星。

猜您喜欢

小重山·鼓报黄昏禽影歇

宋代 佚名

鼓报黄昏禽影歇。
单衣犹未试,觉寒怯。
尘生锦瑟可曾阅。
人去也,闲过好时节。
对景复愁绝。
东风吹不散,鬓边雪。
些儿心事对谁说。
眠不得,一枕杏花月。

小重山

宋代 赵令

楼上风和玉漏迟。秋千庭院静,百花飞。午窗才起暖金卮。匀面了,阑畔看春池。
何事苦颦眉。碧云春信断,尽来时。鸳鸯游戏镇相随。云雾敛,新月挂天西。

小重山(学士生日)

宋代 李弥逊

鞭凤骖鸾自斗杓。老君亲抱送,下层霄。人间仙李占春饶。千秋里,松月伴吹箫。
故国水云遥。谪仙丹荔熟,剥红绡。南山影转卧金蕉。倾寒绿,眉寿比山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