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冷朝阳还上元》原文赏析

  • sòng
    lěng
    cháo
    yáng
    hái
    shàng
    yuán
  • [
    táng
    dài
    ]
    hán
  • qīng
    lǎn
    yǐn
    lán
    chuán
    míng
    suì
    shēn
    guī
    bài
    qìng
    nián
  • luò
    chéng
    jiāng
    bǎng
    wài
    qiū
    fēng
    shū
    liǔ
    bái
    mén
    qián
  • qiáo
    tōng
    xiǎo
    shì
    jiā
    lín
    jìn
    shān
    dài
    píng
    lián
  • bié
    hòu
    hán
    shí
    gòng
    jūn
    xié
    shǒu
    zài
    dōng
    tián

原文: 青丝缆引木兰船,名遂身归拜庆年。
落日澄江乌榜外,秋风疏柳白门前。
桥通小市家林近,山带平湖野寺连。
别后依依寒食里,共君携手在东田。


相关标签:送别友人抒情相思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一根青丝绳牵引着优雅的木兰船,船上的人是考中进士的人,正在回家省亲。在波光粼粼的澄江上,夕阳依偎着黑亮的归舟;在高大的白门前,秋风阵起,吹拂着稀疏的柳条。所居的庄园有小桥流水,通往附近的集市;庄园附近有青山绿水,湖光山色,闲云野寺,一线相连。此次分别,何时才能再见面,恐怕只有等到寒食节时,与你手牵手一起游览金陵郊外美丽的山色。

注释:冷朝阳:生卒年不详,金陵(今江苏南京)人。
缆:绳。木兰船:指用木兰树材制成的船,有时用作船的美称。
拜庆:即拜家庆,唐时称归家省亲为拜家庆。
乌榜:即用黑油涂饰的船。榜:船桨,借指船。
白门:六朝皆定都建康,其正南门为宣阳门,俗称白门,后用以代指金陵。
家林:自家的园林,泛指家乡。
寒食:一作“寒梦”。
东田:在金陵城外。 《送冷朝阳还上元》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一位名叫冷朝阳的金陵人在大历四年(公元769年)考中进士后,没有等待官职的授予,而是立即返回金陵。这可以被理解为他要回家省亲,享受上元节的意味。为了送别他,韩翃、李端、钱起、李嘉祐等人为他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饯行仪式,并赋诗送别。这首诗是他们送别冷朝阳的作品。 《送冷朝阳还上元》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描述了一首诗的内容和意境。首联写的是冷朝阳金榜题名后乘船归家省亲的情景。诗人通过描述冷朝阳得意洋洋地归船的情景,以及船上装饰的“青丝”和“木兰船”来烘托气氛,展现了他的得意之情。

颔联则描绘了冷朝阳归家省亲途中的景色。诗人写到了落日归舟的景象,与冷朝阳金榜题名相呼应。他特意点明了送别的时节和友人所去之地,通过写到“秋风气”和“白门”,以及“疏柳”来衔接紧密构思奇巧。

颈联只有十四个字,却描绘了六种不同的景向,如桥、市、林、山、湖、寺。诗人的笔力深厚,通过使用“小”、“野”、“平”等字眼,衬托出了诗人所送之人的高雅。

尾联则抒写了别后两地相思之情。诗人描述了与君在梦中携手同游的情景,表达了感情之真切。而在“梦”之前加上了一个“寒”字,展现了别后的凄凉,反衬出相思之苦和友情之深厚、浓郁。

整篇赏析通过对诗中各个部分的描述,展现了诗人的构思和意境,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的内涵。 《送冷朝阳还上元》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韩翃的照片
韩翃

韩翃(字君平)是唐代著名诗人,出生于南阳(今河南南阳)。他是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一的才子。天宝13年(754年),他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来,他随侯希逸回朝,在长安闲居了十年。

建中年间,韩翃因创作了《寒食》诗而受到唐德宗的赏识,因此被提拔为中书舍人。他的诗歌风格轻巧,描写景物别致,因此在当时广为传诵。

关于韩翃的生平和死亡的具体信息目前并不清楚,没有相关的记录。

猜您喜欢

早春寄王汉阳

唐代 李白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
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
预拂青山一片石,与君连日醉壶觞。

题情尽桥

唐代 雍陶

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
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

沉醉东风·息斋画竹

元代 徐再思

葛陂里神龙悦形,丹山中彩凤栖庭。
风吹粉箨香,雨洗苍苔冷,老仙翁笔底春生。
明月阑干酒半醒,对一片儿潇湘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