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妇叹》原文赏析

  • zhī
    tàn
  • [
    sòng
    dài
    ]
    dài
  • chūn
    cán
    chéng
    chéng
    juàn
    yǎng
    xià
    cán
    chóng
    jiǎn
  • juàn
    weì
    tuō
    zhóu
    shū
    guān
    weì
    luò
    chē
    shú
    diǎn
  • chūn
    xià
    weí
    cán
    máng
    zhī
    réng
    shàng
  • yǒu
    zháo
    yóu
    jīn
    nián
    chóu
    shā

原文: 春蚕成丝复成绢,养得夏蚕重剥茧。
绢未脱轴拟输官,丝未落车图赎典。
一春一夏为蚕忙,织妇布衣仍布裳。
有布得着犹自可,今年无麻愁杀我。


相关标签:写人农民同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春天织妇养蚕剥茧抽丝又织成绢,夏季再次养蚕剥茧织绢。绢尚未织成就打算拿去缴纳官府所征赋税,丝还在纺车上就考虑拿它去赎回典押的东西。织妇一春一夏忙于养蚕织绢,到头来自己却仍穿着布制衣裙。能有布衣穿的时候还算可以,但今年无麻织布,只怕连布衣也穿不上了。

注释:绢:丝织品。夏蚕:夏季开始养的第二茬蚕。拟:打算、准备。输官:缴纳官府所征赋税。车:纺车。图:计划。赎典:赎回典押的东西。典:抵押。布衣仍布裳:仍穿着布制衣裙。“仍”字因音节关系后置。古时上衣为衣,下身裙为裳,男女都穿。得:能。着(zhuó):穿。犹自:还。愁杀我:犹今言“愁死我”。杀:也写作“煞”,甚词。 《织妇叹》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可以描述南宋时期的赋税状况和妇女的生活困境。根据文献记载,南宋时期的税收制度相比北宋有了很大的变化。除了夏秋二税之外,还新增了许多税目和附加税目,使得赋税的负担大大增加。特别是对于养蚕织绢的妇女来说,她们在春夏季节辛苦劳作,但却无法享受到自己劳动的成果。她们不仅无法穿上自己织的绢衣,甚至连麻布衣裳也穿不上。这种情况在当时是非常普遍的,许多诗人都亲眼目睹了这一现象,深感叹息,因此产生了这首诗。诗人以布衣终身,意味着他们一生都穿着简朴的衣服,没有机会享受到富裕的生活。他们在江湖中漂泊,见到了许多类似的情况,因此对此感到非常感慨,写下了这首诗。 《织妇叹》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首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生动地描绘了织妇的辛劳和生活的艰难。诗中通过对织妇劳作的描写,展现了她的勤奋和贫困。诗人运用了对比和对仗的手法,使诗句更加生动有力。诗的首联客观地描述了织妇的辛劳,通过对劳作的重复性和紧张性的描写,突出了织妇的勤奋。颔联则表达了织妇的希望和渴望,她希望能够用自己织的绢和丝去输官、赎典,但却没有想到自己的需求。颈联再次回到诗人的视角,通过描述织妇的衣着,强调了她的贫困和辛苦。尾联则深情地抒发了织妇内心的愁情,表明她的生活越来越困难。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精准的表达,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关怀。诗人的写作手法巧妙而精准,既写出了织妇的叹息,又写出了自己对织妇的同情和思考,使整首诗更加感人动人。 《织妇叹》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戴复古的照片
戴复古

戴复古(1167年-约1248年),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江湖诗派诗人。他曾拜陆游为师学习诗歌,作品受到晚唐诗风的影响,同时也兼具江西诗派的风格。

戴复古的部分作品表达了爱国思想,反映了人民的疾苦,具有现实意义。他的诗歌创作经验在晚年总结成《论诗十绝》,以诗体的形式呈现。他一生没有从政,而是浪游江湖,后来归家隐居。他去世时已经八十多岁。

戴复古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等作品。这些作品展示了他的诗歌才华和独特的创作风格,对后世的诗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猜您喜欢

雨中花慢·邃院重帘何处

宋代 苏轼

邃院重帘何处,惹得多情,愁对风光。睡起酒阑花谢,蝶乱蜂忙。今夜何人,吹笙北岭,待月西厢。空怅望处,一株红杏,斜倚低墙。
羞颜易变,傍人先觉,到处被着猜防。谁信道,些儿恩爱。无限凄凉。好事若无间阻,幽欢却是寻常。一般滋味,就中香美,除是偷尝。

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

唐代 杜甫

郑公樗散鬓成丝,酒后常称老画师。
万里伤心严谴日,百年垂死中兴时。
苍惶已就长途往,邂逅无端出饯迟。
便与先生应永诀,九重泉路尽交期。

贼退示官吏

唐代 元结

癸卯岁,西原贼入道州,焚烧杀掠,几尽而去。明年,贼又攻永破邵,不犯此州边鄙而退。岂力能制敌与?盖蒙其伤怜而已。诸使何为忍苦征敛,故作诗一篇以示官吏。昔岁逢太平,山林二十年。
泉源在庭户,洞壑当门前。
井税有常期,日晏犹得眠。
忽然遭世变,数岁亲戎旃。
今来典斯郡,山夷又纷然。
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
是以陷邻境,此州独见全。
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
今彼征敛者,迫之如火煎。
谁能绝人命,以作时世贤!
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
将家就鱼麦,归老江湖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