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发太城留别田父》原文赏析

  • chū
    tài
    chéng
    liú
    bié
    tián
  • [
    sòng
    dài
    ]
    fàn
    chéng
  • qiū
    miáo
    yuè
    weì
    xíng
    rén
    xíng
    xīn
    gēng
  • féng
    tián
    wēng
    yǒu
    hǎo
    jìng
    shuō
    宿
    lái
    sān
    chǐ
  • xíng
    rén
    suī
    shēn
    meí
    wēng
    jiē
    hǎo
    zhù
    xiāng
  • liú
    tāng
    tāng
    shēng
    mǎn
    jīn
    nián
    zuì
    bǎo
    shè

原文: 秋苗五月未入土,行人欲行心更苦。
路逢田翁有好语,竞说宿来三尺雨。
行人虽去亦伸眉,翁皆好住莫相思。
流渠汤汤声满野,今年醉饱鸡豚社。


相关标签:乡村农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到了五月,稻苗还没有种植在田地里,此时我又要离开,内心更加忧愁。在旅途中遇到几个种田的老人,他们争着告诉我,昨晚下了三尺深的大雨。虽然我将要离开,听到这个好消息,我的愁眉也舒展开了,嘱咐老农好好保重,不要想念我。听着那汩汩流动的渠水发出的声响在原野回荡,想来今年一定是个丰收年,到了祭祀的日子一定能摆上鸡猪等祭品,祭祀结束后你们可以好好享用一番了。

注释:行人:作者自指。
伸眉:愁眉舒展开了。
汤汤(shāngshāng):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豚:猪。
社: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每年有两次祭祀,即春社和秋社。社日那天,人们聚在大树下祭祀神灵,祭后大家分享祭品。这里指秋社。 《初发太城留别田父》译文及注释详情»

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照片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是一位南宋时期的汉族诗人。他出生在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范成大的诗歌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被誉为南宋诗坛的重要代表之一。

范成大最初受到江西派的影响,后来开始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诗题材广泛,但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

范成大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他们都是南宋时期的重要诗人,对于南宋文学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范成大的诗歌作品流传至今,被广泛传诵和赞赏。他的诗风平易近人,内容真实生动,深受读者喜爱。范成大的诗歌作品中常常融入自己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思考,展现了他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独特见解。

范成大的逝世年份为1193年,享年67岁。他的诗歌作品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被追谥为文穆,以表彰他在文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猜您喜欢

广支苏才翁挽词三首

宋代 梅尧臣

二十识君貌,交游非一朝。
魄光沉碧海,志业陨青霄。
洛客旧为社,楚人今作招。
素车京岘路,应不似嶕嶢。

东城送运判马察院

宋代 梅尧臣

春风骋巧如翦刀,先裁杨柳后杏桃。
圆尖作瓣得疏密,颜色又染燕脂牢。
黄鹂未鸣鸠欲雨,深园静墅声嗷嗷。
役徒开汴前日放,亦将决水归河槽。
都人倾望若焦渴,寒食已近沟已淘。
何当黄流与雨至,雨深一尺水一篙。
都水御史亦即喜,日夜顺疾回轻舠。
频年吴楚岁苦旱,一稔未足生脂膏。
吾愿取之勿求羡,穷鸟困兽易遯逃。
我今出城勤送子,沽酒不惜典弊袍。
数途必向睢阳去,太傅大尹皆英豪。
试乞二公评我说,万分岂不益一毛。
国给民苏自有暇,东园乃可资游遨。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代 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