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真觉赏瑞香二首》原文赏析

  • 西
    jiāng
    yuè
    ·
    zhēn
    jiào
    shǎng
    ruì
    xiāng
    èr
    shǒu
  • [
    sòng
    dài
    ]
    shì
  • gōng
    yǎn
    huā
    luàn
    lǎo
    guān
    xiān
    tōng
    lǐng
    jīn
    piāo
    xià
    ruì
    xiāng
    fēng
    jīng
    zhé
    xiān
    chūn
    mèng
  • hòu
    zhōng
    ruǐ
    péng
    lái
    diàn
    殿
    hòu
    hóng
    huā
    qīng
    jué
    gēng
    xiān
    jiǔ
    rén
    xīn
    dòng

原文: 公子眼花乱发,老夫鼻观先通。领巾飘下瑞香风。惊起谪仙春梦。
后土祠中玉蕊,蓬莱殿后鞓红。此花清绝更纤秾。把酒何人心动。


相关标签:咏物写花抒情西江月

译文及注释

译文:我与曹子芳住在真觉院,子芳睡眼惺松,头发凌乱,沉睡得很熟,没有察觉到瑞香花的开放,反而是我先闻到了一股花的香气。一阵轻风吹过,带来了浓烈的瑞香花香,仿佛是当年杨妃领巾上飘落的香气。花香太浓烈了,竟然把正沉浸在梦中的曹子芳也惊醒了。

瑞香花国色天香,可以与扬州后土祠中珍稀的玉蕊花和汴京蓬莱殿后的程红牡丹相媲美。这瑞香花既清雅绝伦又纤柔浓丽,品着酒赏花,那美丽的姿色和浓烈的异香,怎能不让人心旷神怡呢?

注释:西江月:词牌名,原唐教坊曲。
真觉:不详,疑为寺观名。
后土祠:指扬州后土祠。玉蕊:花名。
蓬莱殿:北宋汴京皇宫内殿名。红:牡丹的一种。
纤秾(nóng):指花朵纤柔浓丽。 《西江月·真觉赏瑞香二首》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1091年的元祐六年,当时苏轼担任杭州知州。在这个时期,福州路转运判官曹辅权(字子方)回京途中经过杭州,苏轼亲自陪同他游览西湖。在游览过程中,他们还特地前往龙山真觉院欣赏了瑞香花。

这次游览对于苏轼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他可以借此欣赏西湖的美景,并与曹辅权一同领略自然之美。而在龙山真觉院,他们看到了盛开的瑞香花,这种花朵散发着独特的香气,给人一种清新宜人的感觉。

苏轼对于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在这首词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他通过描绘瑞香花的美丽和香气,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曹辅权的敬意。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不仅仅是苏轼与曹辅权的游览经历,更是他对于自然之美的感悟和对友情的珍视的体现。通过这首词,苏轼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相融合,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才华和对美的追求。 《西江月·真觉赏瑞香二首》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是对一首咏瑞香花的词进行的分析。词的上片以奇香为主题,通过渲染烘托和韵趣传神的描写,突出了瑞香花香气的奇特之处。词中提到花香不仅让友人曹子方眼花乱发,还冲通了词人的鼻孔,使嗅觉变得灵敏起来。接着,词中使用了杨贵妃和李白的故事,以奇特的情节构建了瑞香花香气的想象力。

下片则专注于描写瑞香花的浓艳之美,通过落想新巧和淋漓博喻的手法,将瑞香花与最名贵的牡丹品种相提并论。词中提到后土祠中的玉蕊花和洛阳蓬莱殿后的富贵牡丹“程红”都被认为是极其艳丽的花卉,但瑞香花的清绝和纤柔浓艳却超过了它们。最后一句“把酒何人心动”意味着对花饮酒,哪一个人不会为之心动。这句话暗示了词人和友人曹子方的才华,都像瑞香花一样灵草异芳,只等待时机的到来。词人在朝中受到谗言陷害,被迫离开,内心郁闷怨愤,壮志难酬。通过借用庐山瑞香花的形象,词人表达了自己的豪气和才华。整首词意味深长,寓意深刻。

总的来说,这篇赏析对于这首咏瑞香花的词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词中通过描写瑞香花的奇香和浓艳,表达了瑞香花作为花中祥瑞的意义。整首词通过层层递进和环环相生的手法,最终展现了繁花落尽后的真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西江月·真觉赏瑞香二首》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苏轼的照片
苏轼

苏轼(1037-1101)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和美食家。他的字是子瞻,号称东坡居士。苏轼是汉族,出生在四川,去世后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苏轼一生经历了许多仕途上的坎坷,但他的学识非常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文笔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作清新豪健,善于运用夸张和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他的词开创了豪放一派,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他的书法擅长行书和楷书,能够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具有天真烂漫的趣味,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在画学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主张画作要神似,提倡“士人画”。他的著作包括《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猜您喜欢

西江月

宋代 朱敦儒

元是西都散汉,江南今日衰翁。从来颠怪更心风。做尽百般无用。
屈指八旬将到,回头万事皆空。云间鸿雁草间虫。共我一般做梦。

西江月

宋代 朱敦儒

淡淡薰风庭院,青青过雨园林。铜驼陌上旧莺声。今日江边重听。
落帽酒中有趣,题桥琴里无心。香残沈水缕烟轻。花影阑干人静。

西江月

宋代 向子諲

微步凌波尘起,弄妆满镜花开。春心掷处眼频来。秀色著人无耐。
旧事如风无迹,新愁似水难裁。相思日夜梦阳台。减尽沈郎衣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