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诉别》原文赏析

  • shēng
    chá
    ·
    bié
  • [
    sòng
    dài
    ]
    shì
  • sān
    bié
    jūn
    lái
    bié
    zhēn
    chí
    bái
    jìn
    lǎo
    míng
    huái
    nán
  • jiǔ
    yuè
    suí
    rén
    leì
    shī
    湿
    huā
    hòu
    yuè
    zhú
    jūn
    hái
    mèng
    rào
    biān

原文: 三度别君来,此别真迟暮。白尽老髭须,明日淮南去。
酒罢月随人,泪湿花如雾。后月逐君还,梦绕湖边路。


相关标签:友谊友人离别生查子

译文及注释

译文:曾几度与你分别,如今我们在晚年再次分手。你的胡须已经全都变白,明天就要去淮南。喝完酒回去的时候,明月跟随着我,泪眼朦胧地看着花。期待有一天明月也能随你一同归来,想念你的梦在湖边的小路上缠绕。

注释:生查子:唐代教坊曲,后来成为词牌名。
诉别:原本的词题是“送苏伯固”,可以进行修改。苏伯固:即苏坚,字伯固,泉州人,居住在丹阳。他博学多才,善于诗词,对待人情义有风度。他曾任钱塘丞,监督开辟西湖,与苏轼有很多合作。
三度别君来:指与苏伯固三次分别。
迟暮:比喻晚年,衰老。
髭(zī)须:胡须。
淮(huái)南:路名,宋太宗至道年间的十五条路之一。治所在扬州(现属江苏)。这里指的是扬州。
花如雾:指老年人的头发花白,就像雾中看花一样。
逐:跟随。 《生查子·诉别》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发生在宋哲宗元祐七年(1092年)的八月,词人当时在汴京担任兵部尚书。这是词人第三次与他的朋友苏伯固告别,离别之情突然涌上心头,于是他写下了这首送别词。

在这个时期,词人已经在汴京任职一段时间了。他与苏伯固是多年的好友,经历了许多共同的喜怒哀乐。每次分别都是一种痛苦的经历,但这一次的离别情感格外强烈。

词人在兵部尚书的职位上,负责管理军事事务。这个职位的责任重大,需要他处理各种军事事务和决策。然而,尽管他在工作上忙碌,但他的心思却时常飘向远方的友人。

这次的离别是因为苏伯固要离开汴京去远方谋求更好的发展机会。词人深知朋友的抱负和追求,虽然他很舍不得分别,但他也理解苏伯固的选择。

在这首送别词中,词人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祝福。他用优美的词句描绘了友情的珍贵和离别的痛苦。他希望友人能够顺利实现自己的理想,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深深祝福和期待。

这首送别词展现了词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伤。它不仅是一种情感的宣泄,也是对友人的告别和祝福。通过这首词,词人将自己的情感与友人分享,并表达了他对友人未来的美好期望。 《生查子·诉别》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是对一首词的分析和解读。这首词描述了词人与友人的离别,表达了深厚的情谊和难舍难分的心境。

上片中的两句“三度别君来,此别真迟暮”表达了词人与友人三次分别的苦楚,尤其是这次分手已经是衰老暮年了。接下来的“白尽老髭须,明日淮南去”描绘了友人衰老的样子,而词人却仍然不能停止与挚友欢聚,明天又要离开去扬州。这些描写突出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词人对离别的痛苦和无奈。

下片中的“酒罢月随人,泪湿花如雾”表达了别宴时的难舍难分和悲哀心境。词人用月亮跟随着游子们的移动来表现夜宴的时间很长,每个人都依依不舍。而词人自己已经泪湿满面,衰老的样子在雾中看花一样模糊不清,悲伤无法遏制。最后的结语“后月逐君还,梦绕湖边路”表达了对友人归来的期待,但也暗示着再次相聚可能只存在于梦境中,前景渺茫。

整首词紧扣一个“惜”字,通过描写离别的原因、状态和深度,真情流露,哀怨递进。结构严紧,回环曲致,语言浅显而意境深远,虚实互补。这首词是一首送别之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让读者感受到了离别的痛苦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期待。 《生查子·诉别》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苏轼的照片
苏轼

苏轼(1037-1101)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和美食家。他的字是子瞻,号称东坡居士。苏轼是汉族,出生在四川,去世后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苏轼一生经历了许多仕途上的坎坷,但他的学识非常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文笔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作清新豪健,善于运用夸张和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他的词开创了豪放一派,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他的书法擅长行书和楷书,能够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具有天真烂漫的趣味,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在画学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主张画作要神似,提倡“士人画”。他的著作包括《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猜您喜欢

生查子

宋代 朱淑真

寒食不多时,几日东风恶。无绪倦寻芳,闲却秋千索。
玉减翠裙交,病怯罗衣薄。不忍卷帘看,寂寞梨花落。

生查子 生叩红

清代 李雯

云鬟素袖低,口齿清如雪。
不异沈郎腰,为卿更深折。
恖恖姓字通,草草生辰说。
凭将连理心,寄与丁香舌。

生查子 春日晚妆

清代 商景兰

无意整云钿,镜里双鸾去。
百舌最无知,惯作深闺语。
梁燕恰双飞,春色归何处。
妆罢拂罗裳,一阵梨花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