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兴国寺佛殿前幡》原文赏析

  • yǒng
    xìng
    guó
    diàn
    殿
    qián
    fān
  • [
    táng
    dài
    ]
    shì
    mín
  • xiá
    diàn
    luò
    téng
    zhuàng
    xiě
    hóng
  • shēn
    yān
    bái
    yún
    zhōng
  • fēn
    zhà
    jiǒ
    chè
    huò
    suí
    fēng
  • niàn
    qīng
    báo
    zhì
    qiáng
    yáo
    kōng

原文: 拂霞疑电落,腾虚状写虹。
屈伸烟雾里,低举白云中。
纷披乍依迥,掣曳或随风。
念兹轻薄质,无翅强摇空。


相关标签:咏物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你飘拂若霞似电,你飞扬绚丽如虹。
你飘逸在烟雾里,你飞腾在白云中。
依依地你随意招摇,悠悠地又随风而去。
你这无翅的轻薄子啊,何苦如此在空中折腾?

注释:
幡:寺院中常用之物,为表佛世尊威德所作。其状犹如大将之旌旗。亦有为祈福而立者。
写虹:描绘彩虹。整句意为:飞腾在空中像描绘的彩虹一般。
纷披:和缓。依回:往复回环。
掣曳:牵引。

补充译文:
你飘拂若霞似电,你飞扬绚丽如虹。
你在空中轻盈地飘动,像霞光一样闪烁,像电光一样迅速。
你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如同一道绚丽多彩的彩虹。
你优雅地飘逸在烟雾中,你高高飞腾在白云之间。
你随意地摇曳飞舞,悠然自得地随风而去。
你这没有翅膀的轻盈的生物啊,为何要在空中如此翻腾不休? 《咏兴国寺佛殿前幡》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这篇鉴赏文章主要讨论了一首诗所表现的大乘空观以及与唐太宗的关系。文章首先描述了诗中描绘的殿前幡的千姿百态,她的艳丽和生动,但作者通过一双慧眼看透了她的本质,认为她的招摇只是虚幻而已。这种洞察力使作者对这种自以为是的幡产生了怜悯之心。这首诗中的殿前幡成为了尘世万法的象征,也展现了唐太宗的空观。文章提到了《坛经》中的一段公案,其中惠能通过观察幡动和风动的关系,悟出了人心自动的道理。虽然唐太宗的诗没有像惠能那样深刻领悟,但它却具有一种禅悟的智慧。整篇文章通过对诗歌内容的解读,展示了唐太宗对大乘空观的理解和表达。 《咏兴国寺佛殿前幡》鉴赏详情»

唐代诗人李世民的照片
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他在位23年,年号为贞观。他的名字取意为“济世安民”,出生在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

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书法家和诗人。他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他的治理为后来唐朝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成为后世明君的典范。

唐太宗李世民的庙号是太宗,谥号是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他的陵墓位于昭陵。他于649年去世,享年50岁。

猜您喜欢

过旧宅二首

唐代 李世民

新丰停翠辇,谯邑驻鸣笳。园荒一径断,苔古半阶斜。
前池消旧水,昔树发今花。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
金舆巡白水,玉辇驻新丰。纽落藤披架,花残菊破丛。
叶铺荒草蔓,流竭半池空。纫珮兰凋径,舒圭叶翦桐。
昔地一蕃内,今宅九围中。架海波澄镜,韬戈器反农。
八表文同轨,无劳歌大风。

经破薛举战地

唐代 李世民

昔年怀壮气,提戈初仗节。心随朗日高,志与秋霜洁。
移锋惊电起,转战长河决。营碎落星沉,阵卷横云裂。
一挥氛沴静,再举鲸鲵灭。于兹俯旧原,属目驻华轩。
沉沙无故迹,减灶有残痕。浪霞穿水净,峰雾抱莲昏。
世途亟流易,人事殊今昔。长想眺前踪,抚躬聊自适。

除夜

唐代 李世民

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冰消出镜水,梅散入风香。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