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骤雨过后,天色初晴,乌云散尽,满江上都是一片明洁的月光。风平浪静,一叶扁舟航行在浩淼的江上。夜深了,心里却很惆怅,想想人生如梦,亲朋久别。胸中顿生烦闷,倚着篷窗,但愿可以小睡片刻。
注释:节节高:曲牌名。节节高是一种古代音乐曲牌的名称。
满江明月:指满湖明月。形容江面上的月光明亮。
半夜心:指子夜不眠生起的愁心。表示在半夜时分,心中产生的忧愁和烦闷。
三生梦:谓人的三生如梦。三生,佛家指前生、今生、来生。表示人的一生就像一场梦境。
些:少许,一会儿。表示希望能稍微小睡一会儿。
《节节高·题洞庭鹿角庙壁》译文及注释详情»
元成宗大德年间,卢挚被任命为岭北湖南道肃政廉访使。根据他的其他作品可以看出,这次出使可能是因为在朝廷中受到排挤而被迫离开,因此他的心情郁闷压抑。此外,他还与亲人或相知分别了万里之遥,这更增加了他的烦恼和忧虑。
在这种背景下,卢挚写下了这首小令。这首小令可以被视为他在上任途中的一种发泄和宣泄。通过这首小令,卢挚表达了他内心的痛苦和困惑。他可能感到被迫离开朝廷的不公和不平,同时也感到与亲人分离的痛苦和思念。
这首小令可能充满了忧伤和无奈的情绪。卢挚可能用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寻找一种宣泄和安慰的方式。通过这首小令,他可能试图将自己的心情和痛苦传达给读者,希望得到一些理解和共鸣。
总的来说,这首小令是卢挚在被排挤离开朝廷、与亲人分离的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他内心的痛苦和困惑,同时也是他寻找宣泄和安慰的一种方式。这首小令可能充满了忧伤和无奈的情绪,希望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理解。
《节节高·题洞庭鹿角庙壁》创作背景详情»
和水上的月光,风雨过后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以及美好时光与现实际境的对比。诗人通过描写湖面的景色和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离别的思念之情。同时,他也通过引用佛教的概念和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命运和前世今生的思考。最后,诗人在面对离别和困境时,试图通过入梦来寻求片刻的安宁,但内心的不安和漂泊的境遇使他无法入眠。整首小令通过对比和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命运的思索。 《节节高·题洞庭鹿角庙壁》赏析详情»
卢挚(1242-1314),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蒿翁。他是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在至元5年(1268)中进士,后担任过廉访使和翰林学士职务。他的诗文与刘因、姚燧齐名,被世人称为“刘卢”、“姚卢”。他与白朴、马致远、珠帘秀等人有交往。他的散曲作品如今仅存小令。他著有《疏斋集》(已佚)、《文心选诀》和《文章宗旨》,并传世了一百二十首散曲。其中一些作品描写了山林逸趣,一些描写了诗酒生活,而较多的作品是表达对故国的怀念之情。现代人有编纂了《卢疏斋集辑存》,《全元散曲》中也收录了他的小令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