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秋江独钓图》原文赏析

  • qiū
    jiāng
    diào
  • [
    qīng
    dài
    ]
    wáng
    shì
    zhēn
  • suō
    biǎn
    zhōu
    zhàng
    guān
    cùn
    gōu
  • gāo
    zūn
    jiǔ
    rén
    diào
    jiāng
    qiū

原文: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相关标签:题画渔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戴着一顶斗笠披着一件蓑衣坐在一只小船上,一丈长的渔线一寸长的鱼钩;
高声唱一首渔歌喝一樽酒,一个人在这秋天的江上独自垂钓。

注释:
蓑(suō)笠:蓑衣、笠帽。用草编织成的古时渔家、农民的防雨草衣;笠:用竹篾或芦秆篾片编织的帽子,也是渔家、农民防日晒、防雨淋的帽子。
扁舟:小船。
丝纶(lún):即丝织编成的钓鱼的绳子。
樽(zūn):酒杯。 《题秋江独钓图》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王士祯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画家,他擅长诗词和绘画。在他早年,有一位朋友邀请他为一幅名为《秋江独钓图》的画作题诗。这幅画作描绘了一个人独自坐在秋江边,手持钓竿,静静地垂钓。画面中的秋江水清澈见底,周围的景色也充满了秋天的气息。这幅画作给人一种宁静、寂寥的感觉,同时也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王士祯受到朋友的邀请,深受这幅画作的启发,决定为它题诗。他用七绝的形式,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表达了对画作的赞美和自己的感悟。他通过诗歌,将自己的情感与画作中的景色相融合,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画作所传达的意境。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王士祯对《秋江独钓图》的深入理解和对艺术的热爱。他通过诗歌,将自己的情感与画作相结合,使读者能够更加全面地欣赏和理解这幅画作。这首诗也展示了王士祯的才华和对艺术的独特见解,为他在文学和绘画领域的成就奠定了基础。 《题秋江独钓图》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打扮成渔夫的人在江上垂钓的情景。他身穿一件蓑衣,戴着一顶斗笠,坐在一叶轻舟上,手持一支钓竿。他一边垂钓,一边歌唱,一边饮酒,展现出垂钓的潇洒和自在。尽管他独自一人垂钓,享受着江上的秋意,但其中也隐含着一些萧瑟和孤寂的情感。

前两句几乎是纯粹的描写,而后两句则蕴含着深意。诗中描述了一种看似不可能的情景:“一曲高歌一樽酒”,这是作者的想象。而最后一句“一人独钓一江秋”似乎回到了最初的图景,但这里的“钓”已经不再是字面意义上的垂钓了。它代表着欣赏江上秋景,感受江上秋色,进一步引发了联想和感怀,这是一种虚实相映的表达。

再仔细观察整首诗,可以发现九个“一”巧妙地融入其中,将诗与图的意境完美地呈现出来。这些“一”用得非常贴切,充满情趣。而最后一句“一人独钓一江秋”,渔人钓的不仅仅是鱼,也不仅仅是秋景,更是一种潇洒自在的生活和无拘无束的心情。在诗人看来,只有这样的秋江独钓者,才是真正懂得生活乐趣的人。

整首诗通过描绘渔夫垂钓的情景,以及对垂钓者内心世界的揣摩,展现了一种自由自在、潇洒淡然的生活态度。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运用“一”的形象,诗人成功地将图景和情感融合在一起,给读者带来了一种美好而深远的感受。 《题秋江独钓图》赏析详情»

清代诗人王士祯的照片
王士祯

王士祯(1634—1711),原名王士禛,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谥文简。他是清初杰出的诗人、学者、文学家,出生于新城(今山东桓台县),常自称济南人。

王士祯博学好古,擅长鉴别书、画、鼎彝等古物,精通金石篆刻。他的诗才被誉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他的书法高秀,风格类似晋代的书法家。在康熙时期,他继承了钱谦益的地位,成为诗坛的主要人物。他提出了创神韵说,对诗歌的创作有着独特的见解。

王士祯的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以后转为苍劲有力。他擅长各种体裁,尤其擅长七绝。然而,他未能完全摆脱明代七子摹古的影响,因此被时人诮为“清秀李于麟”。尽管如此,仍有不少人传承了他的诗风。

除了诗歌创作,王士祯还喜欢写笔记。他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著作。然而,他的辨驳议论常常有错愕、失当之处。

猜您喜欢

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宋代 苏轼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
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
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
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
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

清代 纳兰性德

空山梵呗静,水月影俱沉。悠然一境人外,都不许尘侵。岁晚忆曾游处,犹记半竿斜照,一抹界疏林。绝顶茅庵里,老衲正孤吟。
云中锡,溪头钓,涧边琴。此生著几两屐,谁识卧游心?准拟乘风归去,错向槐安回首,何日得投簪。布袜青鞋约,但向画图寻。

菩萨蛮·题梅扇

宋代 周纯

梅花韵似才人面。为伊写在春风扇。人面似花妍。花应不解言。
在手微风动。勾引相思梦。莫用插酴醿。酴醿羞见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