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清澈的春水充满了池塘,微风送来了几缕淡淡的清香,栏杆旁的春花随风飘落。杨花整天被风吹起又落下,林中的鸟儿时而出现时而隐藏在树中。久治不愈的病并没有因为空闲而减轻一分,在空闲的时候才知道时间是多么漫长。想要驱散这万千的忧愁,可惜因为病无法喝酒,让这三个月的时间白白流逝,真是难以承受。
注释:栏槛:栏杆。
尽日:整天。
沉疴:久治不愈的病。
流景:像流水一样的光阴。
堂堂:公然地,毫无顾忌地。
《郡圃春晚》译文及注释详情»
愁”之间的对比。诗人用“欲战”来形容自己对抗愁苦的决心,但又用“无奈”来表达自己无法战胜愁苦的无力感。最后一句“春愁黯黯无人见”,不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也暗示了他的病痛使他无法与人分享自己的愁苦。
整首诗以春景为背景,通过描写自然景物的变化和诗人的情感变化,展示了韩琦晚年的孤独和无奈。诗人通过对春景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生命凋谢和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病痛和无法从事公务的苦闷和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的巧妙结合,展示了诗人的深厚功力和对人生的思考。
《郡圃春晚》赏析详情»
韩琦(1008—1075年),字稚圭,自号赣叟,汉族,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他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和名将,以天圣进士的身份开始他的官职生涯。他最初被任命为将作监丞,后来历任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等职位。
韩琦与范仲淹一起共同防御西夏,他们的名声在当时非常响亮,被称为“韩范”。在嘉祐元年(1056年),他被任命为枢密使,三年后拜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当英宗继位后,韩琦被任命为右仆射,并封为魏国公。神宗登基后,他被拜为司空兼侍中,并被派往相州、大名府等地任职。
韩琦在熙宁八年去世,享年六十八岁,被追谥为忠献。《宋史》中有他的传记,他还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中收录了他的四首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