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霓裳》原文赏析

  • shàng
  • [
    sòng
    dài
    ]
    yàn
    shū
  • qiū
    tiān
    wǎn
    huā
    zhuì
    lòu
    zhū
    yuán
    fēng
    hǎo
    shǔ
    xíng
    xīn
    yàn
    tiē
    hán
    yān
    yín
    huáng
    diào
    cuì
    guǎn
    qióng
    zhù
    qīng
    xián
    pěng
    gōng
    chuán
    shēng
    shēng
    chàng
    tài
    píng
    nián
    <
    b
    r
    /
    >
    rén
    shēng
    bǎi
    suì
    bié
    huì
    féng
    nán
    shì
    shèng
    bīn
    yǒu
    fāng
    yán
    xīng
    shuāng
    cuī
    绿
    bìn
    fēng
    lòu
    sǔn
    zhū
    yán
    qīng
    huān
    yòu
    fáng
    shěn
    zuì
    zūn
    qián

原文: 乐秋天。晚荷花缀露珠圆。风日好,数行新雁贴寒烟。银簧调脆管,琼柱拨清弦。捧觥船。一声声、齐唱太平年。
人生百岁,离别易,会逢难。无事日,剩呼宾友启芳筵。星霜催绿鬓,风露损朱颜。惜清欢。又何妨、沈醉玉尊前。


相关标签:拂霓裳

宋代诗人晏殊的照片
晏殊

晏殊(991-1055),字同叔,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诗人和散文家。他出生于抚州府临川城(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父亲是抚州府手力节级官员。晏殊是抚州籍第一个宰相。

晏殊和他的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北宋词坛上享有盛誉,被称为“大晏”和“小晏”。他们的词作风格独特,深受当时文人雅士的喜爱。

晏殊的词作以婉约清丽、含蓄深沉为特点,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的抒发。他的词作流传至今,被誉为北宋词坛的代表之一。

晏殊的散文作品也颇具影响力,他的散文以叙事流畅、描写细腻为特点,常以历史典故和人物传记为题材,展现了他对历史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晏殊在1055年去世,享年64岁。他的词作和散文作品为后世文人所推崇,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猜您喜欢

拂霓裳 观兰语堂女乐

清代 董元恺

蕙风天。
幽兰欲语气如烟。
帘幕静,画堂珍重启芳筵。
银丝镂雪鲙,玉茗泻冰泉。
月娟娟。
一行行、红粉拥神仙。
明珰翠袖,不羡锦瑟华年。
歌喉细,紫绡绛树斗妖妍。
檀槽催按拍,竹肉应鸣弦。
舞翩跹。
暗销魂、醉倚百花前。

拂霓裳 中秋

明末清初 梁清标

凤城边。
女墙孤雁破寒烟。
清影上,泠泠风露敞秋筵。
澹云新霁夜,浅水晚荷天。
问婵娟。
想瑶台、桂阙是何年。
今宵昨岁,荒驿舍,雨缠绵。
流光迅,幸逢人月两团圆。
笙箫莲漏下,刀尺琐窗前。
酒杯宽。
喜升平、歌舞满长安。

拂霓裳 病起

清代 张学雅

暗年芳。
日暄初换薄衣裳。
扶病起,含情对镜懒梳妆。
任繁红消索,从柳絮轻狂。
损春光。
唯怜兰蕙、伴我清凉。
多情须戒,潘仁鬓、易沾霜。
从今后,愁来切莫细思量。
一翻风雨过,落尽满园香。
最堪伤。
依依茸草、绿遍回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