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原文赏析

  • zhōng
    qiū
    yuè
  • [
    sòng
    dài
    ]
    yàn
    shū
  • shí
    shuāng
    yǐng
    zhuàn
    tíng
    rén
    xiàng
  • weì
    é
    chàng
    hèn
    chán
    qīng
    lěng
    guì
    huā

原文: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相关标签:中秋节羁旅孤寂

译文及注释

译文:在月光下,梧桐树的影子随着时间的推移悄然移动,而我却不知不觉地独自面对着角落,这个团圆的夜晚。在月宫中的嫦娥现在也许感到遗憾,因为她只有清冷的月宫和孤寂的桂树作伴。

注释:羁人:旅人。隅:角落。素娥:指嫦娥。玉蟾:月亮的别称。 《中秋月》译文及注释详情»

宋代诗人晏殊的照片
晏殊

晏殊(991-1055),字同叔,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诗人和散文家。他出生于抚州府临川城(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父亲是抚州府手力节级官员。晏殊是抚州籍第一个宰相。

晏殊和他的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北宋词坛上享有盛誉,被称为“大晏”和“小晏”。他们的词作风格独特,深受当时文人雅士的喜爱。

晏殊的词作以婉约清丽、含蓄深沉为特点,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的抒发。他的词作流传至今,被誉为北宋词坛的代表之一。

晏殊的散文作品也颇具影响力,他的散文以叙事流畅、描写细腻为特点,常以历史典故和人物传记为题材,展现了他对历史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晏殊在1055年去世,享年64岁。他的词作和散文作品为后世文人所推崇,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猜您喜欢

和端午

宋代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端午即事

宋代 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登飞来峰

宋代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飞来山 一作:飞来峰)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