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才能回来?
花儿总要凋落让人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的春燕又归来,独自在花香小径里徘徊。
注释:
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沙,一作“纱”。
一曲:一首。因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酒一杯,一杯酒。
去年天气旧亭台:是说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
去年天气: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旧,旧时。
夕阳:落日。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
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认识。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
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燕归来,春中常景,在有意无意之间。
小园香径:花草芳香的小径,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径。因落花满径,幽香四溢,故云香径。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
独:副词,用于谓语前,表示“独自”的意思。
徘徊:来回走。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是一首晏殊的词,被广大读者所喜爱。虽然词中表达了对春天的伤感和珍惜时光的情感,但实际上是一种感慨和抒怀的情绪。词的上片通过将现在和过去交织在一起,强调了对过去的思念;下片则通过描写眼前的景物,强调了对现在的伤感。
上阕中的“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描写了词人在喝酒听歌时的情景。从复杂的句式和流畅的语调中可以感受到词人面对现实时的轻松和愉悦,似乎他非常享受宴饮和歌咏的乐趣。然而,这个现实中的一切似乎并没有改变,仍然是去年的春天天气,仍然是眼前的楼台亭阁,仍然是美酒佳肴。然而,词人似乎能感受到岁月的流逝和一系列人事的变化,这种怀旧之情中又夹杂着深深的伤感。即使词人心境开朗,也难免有些许伤感。
“夕阳西下几时回?”这句描述了夕阳西下的景象。但词人由此引发的是对美好事物和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再次出现的微弱希望。这是一种即景感受,但所感受的已经不仅仅是眼前的景象,而是扩展到整个人生,其中既有感性的活动,也包含着某种哲理性的思考。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东升再现,而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却无法重复。细细品味“几时回”三个字,似乎是一种期盼却又知道难以实现的心态。
下阕仍然以将情感融入景物的笔法表达前面的意境。“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是一句天然奇偶句,巧妙而流畅,寓意深婉,充满了哀伤的情感。通过虚字的对仗和唱叹的表现方式,词人展现了自己的巧思和深情,仿佛是天生的。这也是这首词出名的原因。但更值得玩味的是这句词所蕴含的意义。花的凋落、春天的消逝和时光的流逝都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即使我们再怀念和流连,也无济于事。因此说“无可奈何”,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无力的心态。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对现实和过去的对比,以及对美好事物和时光流逝的思考,表达了词人对时光的珍惜和对人生的感慨。词中的情感真挚而深沉,给人以共鸣和思考。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赏析详情»
晏殊(991-1055),字同叔,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诗人和散文家。他出生于抚州府临川城(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父亲是抚州府手力节级官员。晏殊是抚州籍第一个宰相。
晏殊和他的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北宋词坛上享有盛誉,被称为“大晏”和“小晏”。他们的词作风格独特,深受当时文人雅士的喜爱。
晏殊的词作以婉约清丽、含蓄深沉为特点,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的抒发。他的词作流传至今,被誉为北宋词坛的代表之一。
晏殊的散文作品也颇具影响力,他的散文以叙事流畅、描写细腻为特点,常以历史典故和人物传记为题材,展现了他对历史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晏殊在1055年去世,享年64岁。他的词作和散文作品为后世文人所推崇,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