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才上马齐声儿喝道,只这的便是那送了人的根苗,直引到深坑里恰心焦。
祸来也何处躲,天怒也怎生饶,把旧来时威风不见了!
译文:刚上马就有差役齐声喝道,这就是那葬送人的根苗,直到掉进深坑才感到焦虑。灾祸来临时,我们躲到哪里去?老天发怒了,怎么能宽恕?此时,过去的威风全都不见了。
在官场里如胶似漆的时候,应该想到及时退隐,等到参星和商星出现时才想到回家的时间。只怕范蠡和张良会嘲笑我们愚蠢,我们应该挺起胸膛,登上显要的地位,睁大眼睛去应对危机,直到那个时候,有谁能救我们呢?
注释:恰:才。
旧来时:从前。
胶漆:如胶似漆,喻关系融洽,深受信任器重。
参商:二星宿名。参宿在西,商宿在东。二星此出彼没,永不相见。喻双方隔绝或不和睦。
范蠡张良:两人均为开国大臣,但均是功成不居急流勇退的典型。
要路:喻显要地位。
那其间:即那期间,那时候。
《中吕·朱履鞋·警世》译文及注释详情»
张养浩(1269—1329年)是元代著名的汉族散曲家,字希孟,号云庄,出生于山东济南。他以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被誉为元代散曲的代表人物之一。
张养浩的代表作品包括《山坡羊·潼关怀古》等。这首散曲以潼关为背景,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怀念之情。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发情感的手法,将潼关的壮丽景色与历史的沧桑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他对故国兴衰的思考和感慨。
除了散曲创作,张养浩还涉猎诗文,他的作品风格多样,内容丰富。他的诗文作品中常常融入了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张养浩的一生充满了艺术的创作和追求。他在元代文化繁荣的背景下,以其独特的才华和创作风格,为散曲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张养浩于1329年去世,然而他的作品却流传至今,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他的才华和创作精神将永远被人们铭记,他的作品将继续为后人所欣赏和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