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赏析

  • shān
    yáng
    ·
    tóng
    guān
    huái
    怀
  • [
    yuán
    dài
    ]
    zhāng
    yǎng
    hào
  • fēng
    luán
    tāo
    shān
    biǎo
    tóng
    guān
    wàng
    西
    chóu
    chú
    (
    chóu
    chú
    zuò
    chí
    chú
    )
  • shāng
    xīn
    qín
    hàn
    jīng
    xíng
    chù
    gōng
    wàn
    jiān
    zuò
    liǎo
    xìng
    bǎi
    xìng
    wáng
    bǎi
    xìng

原文: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踌躇 一作:踟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相关标签:初中古诗高中古诗怀古感慨同情山坡羊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聚拢,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一样汹涌。潼关古道连接着华山,外面是黄河。远望古都长安,我徘徊不定,思绪起伏。

令人伤心的是秦宫汉阙里那些走过的地方,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注释:
山坡羊:曲牌名,是这首散曲的格式;“潼关怀古”是标题。
峰峦如聚:形容群峰聚集在一起,层峦叠嶂。聚:聚拢;包围。
波涛如怒:形容黄河波涛的汹涌澎湃。怒:指波涛汹涌。
“山河”句:外面是山,里面是河,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具体指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
表里:即内外。《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表里山河,必无害也。”注:“晋国外河而内山。”潼关:古关口名,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关城建在华山山腰,下临黄河,扼秦、晋、豫三省要冲,非常险要,为古代入陕门户,是历代的军事重地。
西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这是泛指秦汉以来在长安附近所建的都城。秦、西汉建都长安,东汉建都洛阳,因此称洛阳为东都,长安为西都。
踌躇:犹豫、徘徊不定,心事重重,此处形容思绪起伏,感慨万端陷入沉思,表示心里不平静。一作“踟蹰(chí chú)”。
伤心:令人伤心的事,形容词作动词。秦汉经行处:秦朝(前221年~前206年)都城咸阳和西汉(前208~8)的都城长安都在陕西省境内潼关的西面。经行处,经过的地方。指秦汉故都遗址。
宫阙:宫,宫殿;阙,皇宫门前面两边的楼观。
兴:指政权的统治稳固。兴、亡:指朝代的盛衰更替。 《山坡羊·潼关怀古》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张养浩是一位廉洁的官员,他深爱百姓,像对待自己的子民一样对待他们。在1329年的天历二年,关中地区遭受了严重的旱灾。为了救济受灾民众,张养浩被任命为陕西行台中丞。他驾驶着马车穿越西秦山区,亲眼目睹了人民所遭受的深重灾难。他对此感到非常悲痛和愤怒,决心动用自己的全部家财,全力救助灾民。然而,由于过度劳累,他最终因过劳而去世。正是在这次“关中大旱”的时刻,张养浩写下了这首《山坡羊》。 《山坡羊·潼关怀古》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因。第四句写作者望着长安的方向,心中充满了思索和追忆。长安已经不再是昔日的辉煌,而是一片废墟,一片残破的记忆。作者的思绪回到了过去的岁月,回到了那个曾经繁荣的长安。第五句写作者对长安的思念之情,用“意踟蹰”来形容,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纠结。他既怀念长安的辉煌,又对长安的衰败感到痛心。第六句写作者对长安的期待,希望长安能够重新崛起,重现昔日的辉煌。这一层描写了作者对长安的思念和对历史的思考,展现了他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和对封建统治的批判。



第三层(八九句),写作者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和对封建统治的批判。第八句写作者看到了人民的苦难,用“百姓”一词来代指人民,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的关怀和同情。第九句写作者对封建统治的不满和批判,用“封疆”一词来代指封建统治,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的厌恶和愤慨。整个曲子通过对潼关壮景、长安辉煌和人民苦难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表达了他对封建统治的批判和对未来的期待。



《潼关怀古》是一首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曲子,通过对潼关壮景、长安辉煌和人民苦难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表达了他对封建统治的批判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曲子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它不仅是张养浩晚年的代表作,也是元散曲中的一部经典之作。 《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详情»

元代诗人张养浩的照片
张养浩

张养浩(1269—1329年)是元代著名的汉族散曲家,字希孟,号云庄,出生于山东济南。他以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被誉为元代散曲的代表人物之一。

张养浩的代表作品包括《山坡羊·潼关怀古》等。这首散曲以潼关为背景,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怀念之情。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发情感的手法,将潼关的壮丽景色与历史的沧桑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他对故国兴衰的思考和感慨。

除了散曲创作,张养浩还涉猎诗文,他的作品风格多样,内容丰富。他的诗文作品中常常融入了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张养浩的一生充满了艺术的创作和追求。他在元代文化繁荣的背景下,以其独特的才华和创作风格,为散曲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张养浩于1329年去世,然而他的作品却流传至今,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他的才华和创作精神将永远被人们铭记,他的作品将继续为后人所欣赏和传颂。

猜您喜欢

山坡羊·骊山怀古

元代 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
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乌衣巷

唐代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月圆·会稽怀古

元代 张可久

林深藏却云门寺,回首若耶溪。
苎萝人去,蓬莱山在,老树荒碑。
神仙何处,烧丹傍井,试墨临池。
荷花十里,清风鉴水,明月天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