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诸家谈易漫纷纷,只见繁枝不见根。
观象徒劳推互体,玩辞亦是逞空言。
须知一本能双干,始信千儿与万孙。
吃紧包牺为人意,悠悠千古向谁论。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也是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小名是沋郎,小字是季延,字是元晦,一字是仲晦,号是晦庵,晚年被称为晦翁。此外,他还被称为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等。
朱熹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祖籍是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他的家族是汉族。
朱熹被世人尊称为朱子,他是自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他对儒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发展,提出了“格物致知”、“致良知”等重要理论,对后世的儒学影响深远。
除了儒学,朱熹还涉猎诗词创作,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而著称。他的教育思想也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主张“教学相长”,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修养。
朱熹于1200年4月23日去世,享年70岁。他被谥号为文,又被称为朱文公,以表彰他在文化教育领域的卓越贡献。
读书到夜分,静念愧碌碌。
就学三十载,会当称便腹。
何为四大部,多者未过目。
以我前车辙,后车戒再覆。
日计十二时,夜苦去其六。
似彼秉烛游,何如秉烛读。
经书义窅渺,史册卷烦渎。
若作梓材然,所贵勤斲朴。
又若耕穫然,五谷在乎熟。
努力乘精锐,毋或高阁束。
老马反为驹,笑我犹鞭扑。
谓尔有捷径,求鱼譬缘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