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猛虎行》原文赏析

  • xiāng
    měng
    xíng
  • [
    táng
    dài
    ]
    hán
  • měng
    suī
    yún
    è
    yǒu
    chái
    qún
    xíng
    shēn
    jiān
    bǎi
    shòu
    wàng
    fēng
  • shēn
    shí
    huáng
    xióng
    shí
    bào
    ròu
    xióng
    kěn
    shì
  • zhèng
    zhòu
    dāng
    mián
    yǎn
    yǒu
    bǎi
    weī
    qín
    dāng
    duì
    xìng
    zòng
    guaī
  • cháo
    shā
    hái
    sūn
    feī
    chái
    sàn
    zǒu
    měng
    hái
  • míng
    mén
    páng
    què
    cóng
    zào
    zhī
    chū
    zhú
    hóu
    zhī
    suǒ
    guī
  • shuí
    yún
    měng
    è
    zhōng
    zhèng
    beī
    bào
    lái
    xián
    weǐ
    xióng
    lái
    jué
  • měng
    dàn
    cán
    qián
    suǒ
    weí
    zuò
    zhù
    kuàng
    weī
  • dāng
    jié
    xìn
    qīn
    dāng
    jié
    qīn
    qiě
    bǎo
    rén
    shuí
    xìn
    weí

原文: 猛虎虽云恶,亦各有匹侪。群行深谷间,百兽望风低。
身食黄熊父,子食赤豹麛。择肉于熊罴,肯视兔与狸。
正昼当谷眠,眼有百步威。自矜无当对,气性纵以乖。
朝怒杀其子,暮还飧其妃。匹侪四散走,猛虎还孤栖。
狐鸣门四旁,乌鹊从噪之。出逐猴入居,虎不知所归。
谁云猛虎恶,中路正悲啼。豹来衔其尾,熊来攫其颐。
猛虎死不辞,但惭前所为。虎坐无助死,况如汝细微。
故当结以信,亲当结以私。亲故且不保,人谁信汝为。



唐代诗人韩愈的照片
韩愈

韩愈于768年出生在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他是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他晚年担任吏部侍郎,因此也被称为韩吏部。他被谥号为“文”,又被称为韩文公。

韩愈与柳宗元一起被认为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为“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则推崇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他被尊称为“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他的作品都被收录在《昌黎先生集》中。

在思想上,韩愈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他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他对佛教持批判态度,主张恢复儒家的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韩愈于824年去世。

猜您喜欢

避地

唐代 杜甫

避地岁时晚,窜身筋骨劳。诗书遂墙壁,奴仆且旌旄。
行在仅闻信,此生随所遭。神尧旧天下,会见出腥臊。

惠义寺送王少尹赴成都(得峰字)

唐代 杜甫

苒苒谷中寺,娟娟林表峰。阑干上处远,结构坐来重。
骑马行春径,衣冠起晚钟。云门青寂寂,此别惜相从。

紫帽山

明代 傅钥

三春欲尽百花飞,郡郭溪桥度晚晖。
地绝路难人迹少,山深坐久鸟声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