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诸公登慈恩寺浮图》原文赏析

  • tóng
    zhū
    gōng
    dēng
    ēn
  • [
    táng
    dài
    ]
    gāo
    shì
  • xiāng
    jiè
    mǐn
    qún
    yǒu
    zhū
    xiāng
  • dēng
    lín
    hài
    gāo
    xīn
    zhuàng
  • yán
    shì
    shēng
    jiǒ
    chū
    kōng
    shàng
  • dùn
    shēn
    shì
    bié
    nǎi
    jiào
    xíng
    shén
    wáng
  • gōng
    jiē
    qián
    shān
    jìn
    yán
    xiàng
  • qiū
    fēng
    zuó
    zhì
    qín
    sài
    duō
    qīng
    kuàng
  • qiān
    cāng
    cāng
    líng
    xiāng
    wàng
  • shèng
    shí
    cán
    ruǎn
    huàn
    zhī
    zhōu
    fáng
  • shū
    xiào
    yīn
    yān
    yóu
    fàng

原文: 香界泯群有,浮图岂诸相。
登临骇孤高,披拂欣大壮。
言是羽翼生,迥出虚空上。
顿疑身世别,乃觉形神王。
宫阙皆户前,山河尽檐向。
秋风昨夜至,秦塞多清旷。
千里何苍苍,五陵郁相望。
盛时惭阮步,末宦知周防。
输效独无因,斯焉可游放。



唐代诗人高适的照片
高适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出生于渤海蓨(今河北景县),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他是唐代大臣、诗人高侃的孙子。高适曾担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并被封为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他于永泰元年正月因病去世,追赠礼部尚书,并被谥号为“忠”。

作为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为“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一起被称为“边塞四诗人”。他的诗歌笔力雄健,气势奔放,充满了盛唐时期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他的文集共有二十卷。

高适的诗歌作品以描绘边塞风光和边塞生活为主题,表达了对边塞壮丽景色和边塞人民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边塞的艰苦和战乱。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

高适的代表作品包括《别董大》、《别李副使》、《塞下曲》等。这些作品以其雄浑豪放的气势和深刻的思想感染了后世的诗人,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总的来说,高适是一位杰出的唐代边塞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对边塞生活的热爱和对时代精神的追求,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猜您喜欢

东平路作三首 其三

唐代 高适

清旷凉夜月,裴回孤客舟。
渺然风波上,独爱(一作梦)前山秋。
秋至复摇落,空令行者愁。

东平路作三首 其二

唐代 高适

明时好画策,动欲干王公。
今日无成事,依依亲老农。
扁舟向何处,吾爱汶阳中。

八声甘州(步柳屯田韵)

当代 张文胜

是何人梦里过江南,相逢又深秋。
正明湖波静,空山叶满,含笑登楼。
仿佛兰乡旧友,来此一栖休。
应恨芳华晚,汩岁如流。
多少荷风萍雨,向天涯地角,零落难收。
算惊鸿照影,洛佩只空留。
猛回头,斜阳已暮,剩五湖憔悴一孤舟。
彤云起,对寒江雪,梅树都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