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蓟门行五首》原文赏析

  • ·
    mén
    xíng
    shǒu
  • [
    táng
    dài
    ]
    gāo
    shì
  • mén
    féng
    lǎo
    fēn
    yūn
    shēn
    líng
    dīng
    tóu
    bìn
    bái
    fēn
    fēn
    xūn
    yōng
    jīn
    shí
    huò
    jiāng
    jūn
  • hàn
    jiā
    néng
    yòng
    kaī
    tuò
    qióng
    shù
    yàn
    kāng
    jiàng
    bǎo
    shí
    guān
    tíng
    shì
    wàng
    leì
    zhān
  • biān
    chéng
    shí
    yuè
    xuě
    luàn
    feī
    feī
    yuán
    róng
    háo
    lìng
    yán
    rén
    qīng
    feí
    qiāng
    jìn
    zhēng
    zhàn
    shí
    guī
  • yōu
    zhōu
    duō
    shè
    jié
    chóng
    héng
    xíng
    cháo
    shì
    jiāng
    jūn
    chū
    yǒu
    shēng
    míng
    fēn
    fēn
    liè
    qiū
    cǎo
    xiāng
    xiàng
    jiǎo
    gōng
    míng
  • àn
    àn
    cháng
    chéng
    wài
    gēng
    yān
    chén
    suī
    píng
    líng
    hàn
    bīng
    shēn
    shù
    mǎn
    kōng
    sài
    huáng
    yún
    chóu
    shā
    rén

原文: 蓟门逢古老,独立思氛氲。一身既零丁,头鬓白纷纷。勋庸今已矣,不识霍将军。
汉家能用武,开拓穷异域。戍卒厌糠核,降胡饱衣食。关亭试一望,吾欲泪沾臆。
边城十一月,雨雪乱霏霏。元戎号令严,人马亦轻肥。羌胡无尽日,征战几时归。
幽州多骑射,结发重横行。一朝事将军,出入有声名。纷纷猎秋草,相向角弓鸣。
黯黯长城外,日没更烟尘。胡骑虽凭陵,汉兵不顾身。古树满空塞,黄云愁杀人。


相关标签:边塞战争将士

译文及注释

蓟门(jì):地名,即蓟丘,在今北京市德胜门外。古老:一本作“故老”,称老年人。氛氲:思绪深长貌。零丁:孤单貌。头鬓:头发。勋庸:即指功业,功劳。已矣:完了。霍将军:即汉代名将霍去病。

汉家:借指唐朝。穷:尽。异域:外国。戍卒:守边的战士。厌:饱。后作“餍”。关亭:一本作“开亭”。沾臆:泪水浸湿胸前。

霏霏:形容雨雪细密。元戎:古代的大型战车,也指主帅。这里指胡人主帅。羌:古族名,部落分散,以游牧为主,主要分布在今甘肃、青海、四川等地。胡:古代对西方和北方各族的泛称。

幽州:今河北省北部地区。结发:古代男子自成童始束发,因此以结发指童年、年轻时。重:崇尚,看重。横行:纵横驰骋。角弓:用角装饰的弓。 《杂曲歌辞·蓟门行五首》译文及注释详情»

注释

⑴蓟门:地名,指位于今北京市德胜门外的蓟丘。

⑵古老:原文中一本作“故老”,指老年人。氛氲:形容思绪深长的样子。

⑶零丁:形容孤单的样子。头鬓:指头发。

⑷勋庸:指功业、功劳。已矣:表示已经结束。霍将军:指汉代名将霍去病。

⑸汉家:借指唐朝。穷:表示尽。异域:指外国。

⑹戍卒:指守边的战士。厌:后来写作“餍”。

⑺关亭:原文中一本作“开亭”。沾臆:指泪水浸湿胸前。

⑻霏霏:形容雨雪细密。

⑼元戎:古代的大型战车,也指主帅。这里指胡人主帅。

⑽羌:古代的一个族群,分布在今甘肃、青海、四川等地。胡:古代对西方和北方各族的泛称。

⑾幽州:指今河北省北部地区。结发:古代男子从童年开始束发,因此以结发指童年和年轻时期。重:表示崇尚、看重。横行:指纵横驰骋。

⑿角弓:用角装饰的弓。

⒀黯黯:原文中一本作“茫茫”。烟尘:指战乱时扬起的烟雾和尘土。

⒁凭陵:指侵凌、进逼。

⒂古树:指枯树。黄云:指大军移动时扬起的沙尘。 《杂曲歌辞·蓟门行五首》注释详情»

鉴赏

的无奈和悲伤。诗人通过描写边塞战事的残酷和悲惨,表达了对战争的深深忧虑和对战士们的同情。这首诗以其真实而深刻的描写,使人们对战争的可怕和边塞战士的牺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诗人也通过描写战斗中的景色,展现了自然界与人类战争的对比,使人们对和平的渴望更加强烈。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真实的描写,使人们对战争和和平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 《杂曲歌辞·蓟门行五首》鉴赏详情»

唐代诗人高适的照片
高适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出生于渤海蓨(今河北景县),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他是唐代大臣、诗人高侃的孙子。高适曾担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并被封为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他于永泰元年正月因病去世,追赠礼部尚书,并被谥号为“忠”。

作为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为“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一起被称为“边塞四诗人”。他的诗歌笔力雄健,气势奔放,充满了盛唐时期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他的文集共有二十卷。

高适的诗歌作品以描绘边塞风光和边塞生活为主题,表达了对边塞壮丽景色和边塞人民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边塞的艰苦和战乱。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

高适的代表作品包括《别董大》、《别李副使》、《塞下曲》等。这些作品以其雄浑豪放的气势和深刻的思想感染了后世的诗人,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总的来说,高适是一位杰出的唐代边塞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对边塞生活的热爱和对时代精神的追求,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猜您喜欢

清明夜

唐代 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梦微之

唐代 白居易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过颜处士墓

唐代 白居易

向坟道径没荒榛,满室诗书积暗尘。长夜肯教黄壤晓,
悲风不许白杨春。箪瓢颜子生仍促,布被黔娄死更贫。
未会悠悠上天意,惜将富寿与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