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拓(约公元1193年前后在世)本名尹无忌,后因“避国讳”改名师拓,平凉人。关于他的出生和死亡年份目前没有确切的记录,大约在金章宗明昌中前后在世。他曾参加进士考试,但未能中举。在明昌中,有司曾推荐他的才华,但因为他嗜酒而未能得到重用。他与王磵、赵沨等人交往甚密。师拓的诗才尤为出众,擅长五言诗,作品气象独特,尤其擅长炼句。他不喜欢苏轼和黄庭坚的诗风,而是以李白和杜甫为榜样。赵秉文年轻时就认识了师拓,曾问他为什么不喜欢苏轼和黄庭坚的诗,师拓回答说:“学苏轼和黄庭坚的诗会显得卑猥。”后来,赵秉文将党怀英、赵沨、路铎、刘昂、师拓、周昂、王磵七人的诗集结在一起,刻在木板上传世,取名为《明昌辞人雅制》。 师拓的诗词>>
马舜卿(1175——1227),名肩龙,字舜卿,是中国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的一位文学家和军事将领。他出生在宛平(今属北京)的一个文化世家。年轻时曾在太学学习。
1227年,马舜卿游历到凤翔,当地的德顺州将爱申通过书信邀请他加入军队。然而,凤翔总管认为德顺州无法守住,劝告马舜卿不要前往。但马舜卿回答说:“爱申虽然从未见过我,但一见如故。我知道德顺州无法守住,我去必死,但因为他是我的知己,所以我不得不去死。”不久后,德顺州被敌军围困,马舜卿被任命为总管判官,负责城防工作。经过百日的围攻,城中粮食耗尽,最终城池被攻破,马舜卿的下落不明。
目前只有他的一首诗被保存下来。关于他的生平和其他作品,可以在《中州集》卷九中找到相关记录。
马舜卿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