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三迁

两汉     刘向

邹孟轲母,号孟母。
其舍近墓。
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
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
”乃去,舍市旁。
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
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复徙居学宫之旁。
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
孟母曰:“真可以处居子矣。
”遂居。
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
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小学文言文教育故事寓理母亲

晏子谏杀烛邹

两汉     刘向

齐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公怒,诏吏欲杀之。
晏子曰: “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杀之。
”公曰:“可。
”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 ,是罪三也。
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 。
”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小学文言文故事赞美写人

世无良猫

清代     乐钧

某恶鼠,破家求良猫。
厌以腥膏,眠以毡罽。
猫既饱且安,率不食鼠,甚者与鼠游戏,鼠以故益暴。
某怒,遂不复蓄猫,以为天下无良猫也。
是无猫邪,是不会蓄猫也。

小学文言文寓理故事

吴起守信

明代     宋濂

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故人曰:“诺,期返而食。
”起曰:“待公而食。
”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
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
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小学文言文诚信故事

陈元方候袁公

南北朝     刘义庆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小学文言文生活写人寓理

杨氏之子

南北朝     刘义庆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儿童小学文言文

学弈

先秦     佚名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小学文言文寓言故事学习哲理

揠苗助长

先秦     佚名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闵 通:悯)

小学文言文寓言故事哲理

刻舟求剑 / 楚人涉江

先秦     佚名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小学文言文寓言故事哲理

伯牙鼓琴 / 伯牙绝弦

先秦     佚名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小学文言文音乐知音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