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原文赏析

  • jìn
    líng
    chéng
    zǎo
    chūn
    yóu
    wàng
  • [
    táng
    dài
    ]
    shěn
    yán
  • yǒu
    huàn
    yóu
    rén
    piān
    jīng
    hòu
    xīn
  • yún
    xiá
    chū
    hǎi
    shǔ
    meí
    liǔ
    jiāng
    chūn
  • shū
    cuī
    huáng
    niǎo
    qíng
    guāng
    zhuàn
    绿
  • wén
    diào
    guī
    zhān
    jīn

原文: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相关标签:唐诗三百首春天思乡伤怀和诗春游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只有离开故乡出外做官的人,特别敏感于自然界的气象和季节变化。
海上的云霞灿烂,旭日即将东升,而江南的梅花红了,柳树变绿了,江北才刚刚回春。
和暖的春天催促着黄莺歌唱,晴朗的阳光下浮萍的颜色变得更深。
突然听到你唱着古朴的曲调,勾起了对家乡的思念,令人落泪沾湿了衣襟。

注释:
和:指用诗来回答。
晋陵:现在的江苏省常州市。
宦游人:离家出外做官的人。
物候:指自然界的气象和季节变化。
淑气:和暖的天气。
绿苹(pín):浮萍。
古调:指陆丞写的诗,即题目中的《早春游望》。
巾:一作“襟”。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杜审言和陆某是同郡邻县的僚友,在江阴县任职期间结识。他们经常一起游玩并且一起唱和,这可能就是他们在当时的活动之一。据推测,陆某原本唱的歌曲应该是《早春游望》,但是具体的歌词内容已经无从得知。

因为他们的共同爱好,杜审言为了与陆某进行唱和而创作了这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想象是在一个早春的日子里,两位友人一起游览远望,欣赏着大自然的美景。或许他们在山间小径上漫步,或者在湖畔徜徉,享受着春天的气息和美好的时光。

这首诗可能描绘了早春的景色,如新绿的嫩芽、盛开的花朵和欢快的鸟儿。它可能表达了两位友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通过唱和的方式,他们可以更好地分享彼此的情感和体验,增进彼此的友谊。

这篇创作背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想象的空间,让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它让我们感受到了友谊和自然之间的美好联系,同时也展示了杜审言的才华和创作的灵感来源。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它们在温暖的春天里,欢快地歌唱着,为整个江南地区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诗人通过描绘春鸟的歌声,表达了对江南春天的喜爱和向往。



最后一联写江南的水乡景色。“烟波”即江南水乡的雾气和波纹。“渔舟”则是江南水乡常见的景象。诗人通过描绘这些景色,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和宁静。然而,诗人的心情却并不完全快乐。他在异乡游览时,虽然欣赏到了美丽的景色,却也感受到了离乡别土的寂寞和思乡之情。



整首诗以描绘江南春天的景色为主线,通过对比江南与中原的异同,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归乡的渴望。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对江南春天的描绘中,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这首诗既展现了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色,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给人以深深的感受和思考。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鉴赏详情»

唐代诗人杜审言的照片
杜审言

杜审言(约645-708),字必简,汉族,中国唐朝襄州襄阳人。他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杜审言在唐高宗咸亨年间考中进士,但在唐中宗时期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到峰州(今越南越池东南)。他曾担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后来累官修文馆直学士。他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并称为“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多以朴素自然为特点,尤其擅长五言律诗,格律谨严。杜审言的诗歌风格深受后世诗人的推崇和模仿。他的生平和作品对于研究唐代文学和诗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猜您喜欢

望江南·三月暮

宋代 吴文英

三月暮,花落更情浓。人去秋千闲挂月,马停杨柳倦嘶风。堤畔画船空。
恹恹醉,长日小帘栊。宿燕夜归银烛外,啼莺声在绿阴中。无处觅残红。

醉太平·寒食

元代 王元鼎

声声啼乳鸦,生叫破韶华。
夜深微雨润堤沙,香风万家。
画楼洗净鸳鸯瓦,彩绳半湿秋千架。
觉来红日上窗纱,听街头卖杏花。

更漏子·柳丝长

宋代 晏几道

柳丝长,桃叶小。深院断无人到。红日淡,绿烟晴。流莺三两声。
雪香浓,檀晕少。枕上卧枝花好。春思重,晓妆迟。寻思残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