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落日古城角》原文赏析

  • shuǐ
    diào
    tóu
    ·
    luò
    chéng
    jiǎo
  • [
    sòng
    dài
    ]
    xīn
  • luò
    chéng
    jiǎo
    jiǔ
    quàn
    jūn
    liú
    cháng
    ān
    yuǎn
    shì
    fēng
    xuě
    diāo
    qiú
    sàn
    jìn
    huáng
    jīn
    shēn
    shì
    guǎn
    qín
    lóu
    rén
    yuàn
    guī
    xiá
    shā
    ōu
    míng
    biǎn
    zhōu
    yuè
    zài
    chóu
  • gōng
    míng
    shì
    shēn
    weì
    lǎo
    shí
    xiū
    shī
    shū
    wàn
    juàn
    zhì
    shēn
    dào
    zhōu
    xué
    bān
    chāo
    tóu
    zòng
    fēng
    hóu
    wàn
    qiáo
    cuì
    lǎo
    biān
    zhōu
    chù
    liú
    dēng
    lóu

原文: 落日古城角,把酒劝君留。长安路远,何事风雪敝貂裘。散尽黄金身世,不管秦楼人怨,归计狎沙鸥。明夜扁舟去,和月载离愁。
功名事,身未老,几时休。诗书万卷,致身须到古伊周。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何处依刘客,寂寞赋登楼。


相关标签:送别友人水调歌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夕阳照在城墙的一角,我端起酒杯劝说您留下。京城离这里太远了,为什么还要穿着破旧的衣服冒着艰辛赶去呢?我担心你像苏秦一样盘缠用尽,还会遭到妻子的埋怨,不如早点归来,与沙鸥亲近为好。明晚月色下,你就要带着满身的离愁乘船而去。
追逐功名利禄,恐怕是到老了以后才会罢休吧?饱读诗书,应该像古代的伊尹和周公一样为国事操劳。不要效仿班超投笔从戎,即使能够万里封侯,也会长期的滞留边疆,到老才能回来。在哪里可以找到可以依附的人呢?只怕是空自孤独寂寞,作《登楼赋》那样思念家乡的文章。

注释:
敝貂裘:破旧的貂皮衣服
秦楼:汉乐府《陌上桑》:“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此以罗敷女指代妻室。
狎沙鸥:与沙鸥相近,指隐居生涯。
致身:出仕做官
伊周:伊尹和周公,二人都是古代著名的贤相。
班超投笔:《后汉书 班超传》东汉班超家境穷困,在官府做抄写工作,曾经掷笔长叹说,大丈夫应当在边疆为国立功,像傅介子张骞一样,哪能老在笔砚之间讨生活呢! 《水调歌头·落日古城角》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发生在南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的冬天。当时,辛弃疾担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的职位。在他的朋友即将前往临安的时候,辛弃疾写下了这首词,作为送别之作。

在这个时期,南宋朝廷正面临着来自金朝的威胁。辛弃疾作为一位重要的官员,负责安抚江东地区的事务,以维护南宋的稳定和安全。然而,他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以其诗词才华而闻名于世。

这首词是辛弃疾在友人离开前往临安时写下的。临安是当时南宋的都城,也是朝廷的政治和文化中心。辛弃疾的友人可能是前往临安寻求更好的机遇或是参与朝廷的工作。辛弃疾深感友情之重,因此写下这首词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祝福。

这首词可能是在辛弃疾的闲暇之余写成的,他用优美的词句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词中可能包含了对友人前程的祝福,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之情。辛弃疾的词作以其真挚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而闻名,这首词也不例外。

总的来说,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辛弃疾在南宋孝宗淳熙元年冬天,担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的职位时,为了送别即将前往临安的友人而写下的。这首词展现了辛弃疾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前程的祝福,同时也展示了他独特的词作风格和才华横溢的文学才能。 《水调歌头·落日古城角》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主要是对一首词进行解读和分析。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对友人远行的担忧和不舍之情。词的上片以劝告友人不要远行为开篇,表达了词人对友人前路的艰难和担心。词人担心友人像苏秦一样最终落魄而归,招致亲友的冷落。通过使用“归计狎沙鸥”这一归隐山林的比喻,词人反衬了追求功名利禄的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下片则肯定了友人杰出的才学,希望友人能够获得成功,成为国之栋梁,像伊尹和周公一样。然而,词人也劝慰友人不要为了功名富贵而像班超一样,有家难回。最后,词人联系自身的境遇,自比王桀,感叹自己身似浮萍,漂泊不定,空自思乡,落得孤独寂寞。

整首词充满了悲慨之情,表达了词人对友人求仕的劝解之辞。然而,实际上这也是对朝廷不能重用人才,埋没人才的讽刺与悲愤。词人通过表达自己和友人的遭遇,暗示了时代的不公和对有识之士的浪费。 《水调歌头·落日古城角》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辛弃疾的照片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他原名坦夫,后改名幼安,又有别号稼轩,是汉族,出生于历城(今山东济南)。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地区已经被金兵占领。

辛弃疾在21岁时参加了抗金义军,不久后回到南宋。他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等地的安抚使职位。一生致力于抗金事业,曾上书《美芹十论》和《九议》,提出了战守之策。他的词作表达了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进行了谴责。同时,他也创作了不少描写祖国河山的作品。他的词题材广泛,善于运用前人典故,风格既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时执政者的主和派政见不合,他后来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辛弃疾的一生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他的词作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南宋词坛的巨星。

猜您喜欢

行香子·云岩道中

宋代 辛弃疾

云岫如簪。野涨挼蓝。向春阑、绿醒红酣。青裙缟袂,两两三三。把麹生禅,玉版句,一时参。
拄杖弯环。过眼嵌岩。岸轻乌、白发鬖鬖。他年来种,万桂千杉。听小绵蛮,新格磔,旧呢喃。

临江仙·钟鼎山林都是梦

宋代 辛弃疾

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只消闲处过平生。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冰。
记取小窗风雨夜,对床灯火多情。问谁千里伴君行。晚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宋代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