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巨伯探病友 / 荀巨伯探友》原文赏析

  • tàn
    bìng
    yǒu
    /
    tàn
    yǒu
  • [
    nán
    beǐ
    cháo
    ]
    liú
    qìng
  • yuǎn
    kàn
    yǒu
    rén
    zhí
    zeí
    gōng
    jùn
    yǒu
    rén
    yuē
    jīn
  • yuē
    yuǎn
    lái
    xiāng
    shì
    lìng
    bài
    qiú
    shēng
    suǒ
    xíng
    xié
    zeí
    zhì
    weì
    yuē
    jūn
    zhì
    jùn
    jìn
    kōng
    nán
    ér
    gǎn
    zhǐ
    yuē
    yǒu
    rén
    yǒu
    rěn
    weǐ
    zhī
    níng
    shēn
    dài
    yǒu
    rén
    mìng
  • zeí
    xiāng
    weì
    yuē
    beì
    zhī
    rén
    ér
    yǒu
    zhī
    guó
  • suì
    bān
    jūn
    ér
    hái
    jùn
    bìng
    huò
    quán

原文: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相关标签:小学文言文故事哲理友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荀巨伯到远方看望生病的朋友,正好遇上胡人来攻城。朋友对荀巨伯说:“我如今是快死的人了,你赶快离开吧!”荀巨伯说:“我远道而来看望你,你却要我离开;败坏道义来求生,这难道是我荀巨伯做的事吗?” 胡人军队已经来到,问荀巨伯说:“大军一到,整个城都空了,你是什么人,竟敢独自停留在这里?”荀巨伯回答说:“我的朋友身患重病,我不忍心舍弃他而离开,宁愿用我的性命来换取朋友的生命。”胡兵听后相互议论说到:“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却要攻入这个讲究道义的国家!”于是调回外出打仗的军队,使整个城都因此获救。

注释:
荀巨伯:东汉颍州(今属河南)人,生平不详 ,汉桓帝的义士。(荀:发音:xún)。
远:从远方。
值:恰逢,赶上。
胡:中国古代泛指居住在北部和西北部的少数民族,秦汉时一般指匈奴。
语:动词,对......说,告诉。
子可去:您可以离开这里。子,第二人称代词“您”的尊称。去,离开。
令:使,让。
吾:第一人称,我。
败义以求生:败坏道义而苟且偷生。
邪:句末语气词,表疑问,相当于吗,呢。
郡:古代的行政区划,这里指城。
无义之人:不懂道义的人。
获全:得到保全。 《荀巨伯探病友 / 荀巨伯探友》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主要讲述了荀巨伯为了保护病友而冒着生命危险的故事。文章强调了他们之间的友谊建立在道义基础上,这种友谊才是真正的君子之交。荀巨伯展现了义气的精神,不会因为富贵贫贱或生死祸福而改变立场与做法。他愿意为了正当的事情主动承担危险,甚至舍弃自我来成全他人,这体现了真诚和诚实的品质。他的舍生取义的行为不仅救了朋友的性命,还让敌军自惭而退,展现了义和道德的强大感化力量。

这个故事让我们见证了患难见真情的可贵,荀巨伯在生死关头还能不忘圣贤书所言,表现出大义凛然的行为,让我们学习到读书人笃行真理的精神。文章揭示了做人应该讲情意的道理,舍生取义的行为不仅救了他人的性命,还拯救了一座城乃至一个国家。坚守信义、大义凛然、对友忠诚、舍生取义、重情义,将情意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人是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文章以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作为点睛之笔,强调了文章的主题和意义。 《荀巨伯探病友 / 荀巨伯探友》赏析详情»

南北朝诗人刘义庆的照片
刘义庆

刘义庆(403—444)是一位汉族文学家,出生在彭城(今江苏徐州)。他的字是季伯。从小就展现出卓越的才华,热爱文学,并广泛招募各地的文学人才,聚集在他的门下。

刘义庆是刘宋宗室的后裔,袭封为临川王。公元444年(元嘉21年),他在建康(今南京)去世。

除了《世说新语》之外,刘义庆还著有一部志怪小说《幽明录》。这部小说描写了一些超自然的现象和奇异的故事。

总结:

刘义庆(403—444)是一位汉族文学家,出生在彭城(今江苏徐州)。他是刘宋宗室的后裔,袭封为临川王。他在文学方面才华出众,热爱文学,并广泛招募各地的文学人才。他的代表作品有《世说新语》和《幽明录》。公元444年(元嘉21年),他在建康(今南京)去世。

猜您喜欢

晏子使楚

两汉 刘向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予?”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张袂成阴 一作:张袂成帷)二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三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鹬蚌相争

两汉 刘向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
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
”乃止。

三人成虎

两汉 刘向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
’王曰:‘寡人自为知。
’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
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庞葱 一作:庞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