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庞葱要陪太子到邯郸去做人质,庞葱对魏王说:“现在,如果有一个人说市集上有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说:“不相信。”庞葱说:“如果两个人说市集上有虎,大王相信吗呢?”魏王说:“那我就要疑惑了。”庞葱又说:“如果三个人说市集上有虎,大王相信吗?”魏王说:“我会相信。”庞葱说:“大街上不会有老虎那是很清楚的,但是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像真有老虎了。如今邯郸离大梁,比我们到街市远得多,而毁谤我的人超过了三个。希望您能明察秋毫。”魏王说:“我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庞葱告辞而去,而毁谤他的话很快传到魏王那里。后来太子结束了人质的生活,庞葱回国后,魏王果然没有再召见他。
注释:
庞恭:魏国大臣。
质:人质,这里用作动词,指作人质。谓将人作为抵押品,这是战国时代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惯例。
邯郸:赵国的都城,在今河北省邯郸县西南十里。
市:集市。
之:代词,这里指“市有虎”这件事。
信:相信。
夫:语气词,用于句首,表示下文要发表议论,现代汉语没有与此相应的词语。
明:明白,清楚。
然:可是。
去:距离。
议臣者:议论我的人。议:议论。这里是非议,说人坏话。臣:庞葱(恭)自称。者:……的人。
愿:希望。
察:观察,仔细看,明察。
反:通“返”,返回。
得:能够(得到)。
见:拜见、谒见。这里指召见。
竟:最终。
通假字:
原句:庞恭从邯郸反
“反”通“返” 意思为返回
《三人成虎》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段内容的寓意是:在人际交往和处理事务时,不能盲目相信多数人的说法,而应该通过多方考察和思考,以事实为依据作出正确的判断。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如果我们不加辨识地轻信谎言,就会导致犯下错误。这段内容告诉我们要保持理性思考和审慎判断的能力,不要被他人的言论轻易左右,要依靠客观事实来做出决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被欺骗和犯下错误。 《三人成虎》寓意详情»
在战国时代,为了确保各国能够遵守信约,通常会将太子作为人质交给对方国家。在《战国策》的《魏策》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魏国的大臣庞恭要陪同魏太子前往赵国作为人质。在出发前,他对魏王说:“现在有人来告诉我们,街市上出现了一只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回答道:“我不相信。”庞恭接着问:“如果有第二个人也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回答说:“我开始质疑。”庞恭继续问:“如果有第三个人也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回答说:“我当然会相信。”庞恭接着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实。但是经过三个人的说法,好像真的有了老虎。现在赵国的国都邯郸离魏国的国都大梁远得多,而且议论我的人也不止三个。希望大王能够明察。”魏王回答说:“一切我自己知道。”太子结束了作为人质的时间后,庞恭再也没有见到魏王。
街市是人口密集的地方,当然不会有老虎。说街市上有老虎显然是造谣和欺骗,但是许多人都这样说了,如果不从事物的真相来看待问题,往往会相信谣言。
这个故事原本是讽刺魏惠王的无知,但后来被引申为成语“三人成虎”,用来比喻有时谣言可以掩盖真相。例如,判断一件事情的真伪,必须经过细心考察和思考,不能轻信道听途说。否则,就会出现“三人成虎”的情况,有时会误把谣言当成真实的事实。
《三人成虎》典故详情»
刘向(前77年—前6年),字子政,原名更生,世称刘中垒,是汉代楚国彭城人,居住在京师长安,祖籍沛郡丰邑(今属江苏徐州)。他出生于汉昭帝元凤四年(前77年),去世于汉哀帝建平元年(前6年)。刘向是刘邦异母弟刘交的后代,也是刘歆的父亲。
刘向曾受命领校秘书,他所撰写的《别录》是我国最早的图书分类目录。他的三篇著作大多已经失传,目前仅存有《新序》、《说苑》、《列女传》、《战国策》、《列仙传》等书。他的著作《五经通义》有清代马国翰辑本。
此外,刘向还参与编纂了《楚辞》,这是他与他的儿子刘歆共同完成的。他们还一起编纂了《山海经》。
总结起来,刘向是汉代楚国彭城人,他的著作包括《别录》、《新序》、《说苑》、《列女传》、《战国策》、《列仙传》、《五经通义》、《楚辞》和《山海经》。他出生于前77年,去世于前6年。
君不见长安城北渭桥边,枯木横槎卧古田。
昔日含红复含紫,常时留雾亦留烟。
春景春风花似雪,香车玉舆恒阗咽。
若个游人不竞襻,若个倡家不来折。
倡家宝袜蛟龙帔,公子银鞍千万骑。
黄莺一向花娇春,两两三三将子戏。
千尺长条百尺枝,丹桂青榆相蔽亏。
珊瑚叶上鸳鸯鸟,凤凰巢里雏鹓儿。
巢倾枝折凤归去,条枯叶落狂风吹。
一朝零落无人问,万古摧残君炬知?
人生贵贱无终始,倏忽须臾难久恃。
谁家能驻西山日?谁家能堰东流水?
汉家陵树满秦川,行来行去尺哀怜。
自昔公卿二千石,咸拟荣华一万年。
不见朱唇将白貌,惟闻素棘与黄泉。
金貂有时须换酒,玉尘但摇莫计钱。
寄言坐客神仙署,一生一死交情处。
苍龙阙下君不来,白鹤山前我应去。
云间海上邈难期,赤心会合在何时?
但愿尧年一百万,长作巢由也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