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在愁闷的时候高歌一曲《梁父吟》,
就像敲击金石一样发出悲凉的声音。
要学习勾践立下十年灭吴的伟大计划,
就像包胥为秦国哭泣七天七夜一样坚定决心。
秋天的雁鸣也能感受到亡国的痛苦,
即使是白天,空林中的饿虎也会出来咬人。
我心中立下比大海还深的誓言,
决不让中国这片美好的土地永远沦陷!
注释:
《梁父吟》:梁父,也叫梁甫,位于泰山附近;《梁父吟》是一首乐曲的名字。《蜀志》中有记载:“诸葛亮喜欢唱《梁甫吟》”,作者因为钦慕诸葛亮恢复中原的壮志,所以也喜欢唱这个曲调。
戛商音:戛,指敲击。商音是五音之一,其声音悲凉。
十年句:越王勾践经过十年的努力,十年的教训,卧薪尝胆,矢志灭吴,最终达到了目标,洗雪了国家的耻辱。
七日句:楚大夫申包胥到秦国请求援军,希望能够击退吴国的入侵,他痛哭了七天,秦国才同意出兵。
昼行句:作者自比饿虎,即使是白天也要出来痛咬敌人。
神州句:神州指的是中国,陆沉意味着沉沦、沦陷。
《二砺》译文及注释详情»
在广袤的大地上,一位孤独的诗人独自徜徉。他的心中充满了对侵略者的痛恨和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他的笔尖舞动着,将心中的情感化作了一首首激昂的诗篇。
他站在高山之巅,眺望着远方的大海。海风拂过他的脸庞,带来了远方的咸涩味道。他闭上双眼,回忆起祖国曾经的辉煌。那是一个自由繁荣的国度,人民幸福安康。然而,侵略者的脚步却无情地践踏着这片土地,带来了死亡和痛苦。
诗人的心中燃起了愤怒的火焰。他决心要为祖国的苦难报仇。他的笔尖如利剑般锋利,每一字每一句都蕴含着他对侵略者的痛恨。他用诗歌唤醒了沉睡的民众,让他们意识到祖国的危险。他的诗篇传遍大地,激发起了人们的爱国精神。
诗人的创作意境中充满了坚定和勇气。他不畏艰险,不惧困难,用自己的文字为祖国呐喊。他的诗篇如同一面旗帜,在风中猎猎飘扬,激励着每一个爱国者。他的笔墨如同一把利剑,刺破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在诗人的创作意境中,祖国是一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他相信,只要有人民的团结和奋斗,祖国一定能够重焕辉煌。他的诗篇如同一首壮丽的赞歌,唱响了祖国的荣耀。他的笔墨如同一把神奇的魔杖,点亮了每一个人心中的爱国之火。
诗人的创作意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他相信,侵略者终将被击败,祖国将会重获自由和繁荣。他的诗篇如同一颗明亮的星星,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他的笔墨如同一把坚实的盾牌,保护着祖国的安宁。
在这个创作意境中,诗人用自己的文字唤起了人们的爱国之情。他的诗篇成为了一面旗帜,激励着每一个爱国者。他的笔墨成为了一把利剑,刺破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他的创作意境中充满了坚定和勇气,为祖国的未来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画卷。
《二砺》创作意境详情»
郑思肖(1241~1318)是宋末时期的一位诗人和画家,出生在连江(今属福建)。他的原名不详,宋朝灭亡后改名为思肖,因为肖是宋朝国姓赵的一部分。他的字是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是所南,意味着日常坐卧时要面向南方,背向北方。他还自称为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
郑思肖曾经在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中脱颖而出。元军南侵时,他曾向朝廷献策抵御敌军,但未被采纳。之后,他离开家乡,定居在吴下,并在报国寺寄食。郑思肖擅长描绘墨兰,他的画作中花叶萧疏,没有画根土,寓意宋朝的土地已经被掠夺。
郑思肖的作品包括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这些作品展示了他对故国的思念和对时局的关注。此外,他的诗歌和画作也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悠悠我祖,爰自陶唐。
邈焉虞宾,历世重光。
御龙勤夏,豕韦翼商。
穆穆司徒,厥族以昌。纷纷战国,漠漠衰周。
凤隐于林,幽人在丘。
逸虬绕云,奔鲸骇流。
天集有汉,眷予愍侯。於赫愍侯,运当攀龙。
抚剑风迈,显兹武功。
书誓河山,启土开封。
亹亹丞相,允迪前踪。浑浑长源,蔚蔚洪柯。
群川载导,众条载罗。
时有语默,运因隆寙。
在我中晋,业融长沙。桓桓长沙,伊勋伊德。
天子畴我,专征南国。
功遂辞归,临宠不忒。
孰谓斯心,而近可得。肃矣我祖,慎终如始。
直方二台,惠和千里。
於皇仁考,淡焉虚止。
寄迹风云,冥兹愠喜。嗟余寡陋,瞻望弗及。
顾惭华鬓,负影只立。
三千之罪,无後为急。
我诚念哉,呱闻尔泣。卜云嘉日,占亦良时。
名汝曰俨,字汝求思。
温恭朝夕,念兹在兹。
尚想孔伋,庶其企而!厉夜生子,遽而求火。
凡百有心,奚特于我!
既见其生,实欲其可。
人亦有言,斯情无假。日居月诸,渐免子孩。
福不虚至,祸亦易来。
夙兴夜寐,愿尔斯才。
尔之不才,亦已焉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