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原文赏析

  • huā
  • [
    míng
    dài
    ]
    táng
    yín
  • yuán
    sān
    jìng
    yōu
    cóng
    xuán
    shuāng
    zhuì
    kōng
  • duō
    shào
    tiān
    weì
    guī
    jìn
    jiè
    luò
    kàn
    qiū
    fēng
    (
    jìn
    jiè
    zuò
    jiè
    rén
    )

原文: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尽借 一作:借人)


相关标签:咏物菊花品格寓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在老旧园子里的小路旁,幽幽的花丛已经长出来了。一夜之间,白霜从天空坠下,落在花上。有多少远在他方作客的人啊,只能借着篱笆看看秋天的景色。

注释:故园:古旧的林苑,也借指故乡。
三径:借指归隐者的家园。
幽丛:幽幽的花丛,这里指菊花。
玄露:这里指霜。
篱落:即篱笆。柳宗元《田家》篱落隔烟火,农谈四邻夕。 《菊花》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托物寄兴的作品,通过描写菊花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整首诗没有复杂的意象,而是清新淡雅、浅近直白的风格。诗人运用了香草美人笔法,将自己比作菊花,展现了菊花高傲的品质。

首联中,诗人描写了故园中菊花淡淡地开放的情景,没有张扬,而是幽然地绽放。菊花的开放突然而又自然,颔联中写到它就像是一夜的霜降后从天空坠落一般。这样的描写展现了菊花高傲的特质,不需要铺排和张扬,却内涵丰富,在它的单淡然中凸显出其品质。

后两句是诗人通过托物起兴,以菊花自比。颈联中写到有多少沦落天涯的文人骚客,这里可能也包括了诗人自己。尾联中写到借篱落看秋风,篱落指的是篱笆,范成大在他的一首诗中提到了篱落,“日长篱落无人问”。沦落天涯的文人骚客从篱笆里的开放的秋菊中看到了浓浓的衰飒的秋意,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自陶渊明以来,菊花一直是隐士、高洁的象征,诗人通过借用菊花来表现自己的高洁品格。 《菊花》赏析详情»

明代诗人唐寅的照片
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他是明代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

据传,唐寅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出生。他在艺术和文学方面都有出色的才华。他的诗文才华横溢,被誉为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之一,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他的画作也非常有名,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为吴门四家。

唐寅的画作以山水画和花鸟画为主,他的作品充满了生动的笔触和独特的构图。他善于运用墨色和水墨技法,给人以深深的艺术享受。他的画作常常表现出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除了艺术方面的成就,唐寅的一生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玩世不恭,喜欢自由自在地生活,经常游历各地,结交各种人物。他的人生态度和作品中的个性特点相呼应,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唐寅的生平和死亡的具体细节并不清楚,但他的艺术作品和文学作品流传至今,成为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才华和个性使他成为明代文化艺术的瑰宝,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

猜您喜欢

殿前欢·对菊自叹

元代 张养浩

可怜秋,一帘疏雨暗西楼,黄花零落重阳后,减尽风流。
对黄花人自羞,花依旧,人比黄花瘦。
问花不语,花替人愁。

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清代 顾太清

薰风殿阁樱桃节,碧纱窗下沈檀爇。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
野人知趣甚,不向炎凉问。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开。

菊花

唐代 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