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原文赏析

  • jiǎn
    meí
    ·
    huā
    shēn
    mén
  • [
    míng
    dài
    ]
    táng
    yín
  • huā
    shēn
    mén
    qīng
    chūn
    qīng
    chūn
    shǎng
    xīn
    shì
    gòng
    shuí
    lún
    huā
    xià
    xiāo
    hún
    yuè
    xià
    xiāo
    hún
    (
    zuò
    wàng
    liǎo
    zuò
    liǎo
    )
  • chóu
    meí
    fēng
    jìn
    pín
    qiān
    diǎn
    hén
    wàn
    diǎn
    hén
    xiǎo
    kàn
    tiān
    kàn
    yún
    xíng
    jūn
    zuò
    jūn

原文: 雨打梨花深闭门,孤负青春,虚负青春。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孤负 一作:忘了;虚负 一作:误了)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相关标签:闺怨女子思念一剪梅

译文及注释

译文:深闭房门隔窗只听雨打梨花的声音,就这样辜负了青春年华,虚度了青春年华。纵然有欢畅愉悦的心情又能跟谁共享?花下也黯然神伤,月下也黯然神伤。

相思生愁整日都皱着眉,脸上留下千点泪痕,万点泪痕。从早晨到晚上一直在看着天色云霞,走路时想念你啊,坐着时也是想念你!

注释:一剪梅:词牌名,又名“腊梅香”“玉簟秋”等。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三平韵。
赏心乐事:欢畅的心情,快乐的事情。论:说。
销魂:黯然神伤。
颦(pín),皱眉。
啼痕:泪痕。

补充汉字译文及注释:
辜负(gū fù):对不起,辜负了。
虚度(xū dù):浪费,虚掷。
黯然神伤(àn rán shén shāng):心情低落,悲伤。
相思(xiāng sī):思念对方的心情。
愁(chóu):忧愁,担心。
留下(liú xià):保留,留存。
泪痕(lèi hén):眼泪留下的痕迹。
云霞(yún xiá):云彩和霞光。
赏心(shǎng xīn):令人愉悦的心情。
销魂(xiāo hún):心神沉浸在某种美好的事物中。
颦(pín):皱眉,表示忧愁。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唐寅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画家和诗人,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曲折和变故。他原本出身于一个文化世家,有着优越的家庭背景和良好的教育。然而,由于一次科场案的牵连,他被迫入狱并被贬谪到了一个偏远的地方。

这次意外的事件彻底改变了唐寅的人生轨迹。他从此远离了传统的士大夫阶层,不再有机会参与到政治和官场的活动中。他的生活也变得颠沛流离,经常出入于声色场合,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

在这种环境下,唐寅开始了一段与女性有关的创作之旅。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女性的赞美、思念和渴望。他以女性为题材,创作了许多优美动人的词曲,其中就包括了这首词。

这首词可能是唐寅在某个夜晚,沉浸在酒色之中,思念远方的爱人而写下的。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爱人的容颜、声音和气质,表达了自己对她的深深思念和渴望。词中的每一个字句都流露出他对爱情的痴迷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词不仅展现了唐寅对女性的独特感悟和情感表达能力,也反映了他在逆境中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自由的向往。尽管他的人生经历了许多坎坷和挫折,但他通过创作,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渴望倾注于词曲之中,寻找到了一种心灵的寄托和宣泄。

这首词成为了唐寅创作生涯中的一颗明珠,展示了他独特的艺术才华和对美的追求。它也成为了他与世界沟通的桥梁,让人们能够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是明代词人唐寅以女子口吻所作的一首闺怨词。这首词的优点不仅在于词句的清圆流转,更在于通过自然明畅的吟诵表现了被时空阻隔的痴恋女子的幽婉心态,令人动容。唐寅巧妙地抒发了一种被时空折磨的痛苦,上下片交叉互补、回环往复,将一个泪痕难拭的痴心女形象灵动地展现在纸上。

上片的首句以重重门关横亘在画面上,阻断了内外的联系,隔绝了春天,表明思妇对红尘的自觉放弃,对所思之人的忠贞挚爱。接下来的五句似乎是思妇的内心独白,但更像是对“深闭门”情节的议论。思妇将自己藏于深闺,将一切都关在门外,正是因为她深感相思之苦难以忍受。这种空间的阻隔无情地拉开了恋人之间的距离,而这种空间的阻隔又在一次次的雨打梨花、春来春去中加重了她对过去美好回忆的失落感。青春年华也在花前月下的神伤徘徊中被残酷地消磨掉。时间在空间中流逝,空间的凝滞和距离的无法缩短使得花开花落,人生也在等待中渐渐消逝。

下片正面描写了思妇在情感封闭的状态中的形象,通过皱眉洒泪、看天看云、行行坐坐等连续动作,表达了她坐卧不安的无边相思之情。

活过的事物终将凋零,只能在“行也思君,坐也思君”的思念中,愁聚眉峰尽日颦。上片的“花下销魂,月下销魂”无处不让人回忆往昔的温馨;下片的“行也思君,坐也思君”则写尽了朝暮之间无时不在期盼所爱之人的归来,重续欢情。作者巧妙地抒发了一种被时空折磨的痛苦,上下片交叉互补、回环往复,将一个泪痕难拭的痴心女形象灵动地展现在纸上,实至名归地称为“才子”。

历代诗人、词人都创作了许多关于“闺怨”的作品,但越是常见的题材越难以出新意,因此能够别具心裁的作品更加珍贵。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赏析详情»

明代诗人唐寅的照片
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他是明代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

据传,唐寅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出生。他在艺术和文学方面都有出色的才华。他的诗文才华横溢,被誉为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之一,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他的画作也非常有名,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为吴门四家。

唐寅的画作以山水画和花鸟画为主,他的作品充满了生动的笔触和独特的构图。他善于运用墨色和水墨技法,给人以深深的艺术享受。他的画作常常表现出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除了艺术方面的成就,唐寅的一生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玩世不恭,喜欢自由自在地生活,经常游历各地,结交各种人物。他的人生态度和作品中的个性特点相呼应,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唐寅的生平和死亡的具体细节并不清楚,但他的艺术作品和文学作品流传至今,成为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才华和个性使他成为明代文化艺术的瑰宝,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

猜您喜欢

汴京元夕

明代 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元宵

明代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项脊轩志

明代 归有光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堦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堦寂寂 一作:阶寂寂)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
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
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
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
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