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声子·晚天萧索》原文赏析

  • shuāng
    shēng
    ·
    wǎn
    tiān
    xiāo
    suǒ
  • [
    sòng
    dài
    ]
    liǔ
    yǒng
  • wǎn
    tiān
    xiāo
    suǒ
    duàn
    péng
    zōng
    chéng
    xìng
    lán
    zhào
    dōng
    yóu
    sān
    fēng
    jǐng
    tái
    xiè
    láo
    luò
    ǎi
    chū
    shōu
    chà
    jiù
    guó
    xiāng
    jìng
    yǒu
    huāng
    qiū
    fán
    huá
    chù
    qiāo
    weí
    wén
    鹿
    yōu
    yōu
  • xiǎng
    dāng
    nián
    kōng
    yùn
    chóu
    jué
    zhàn
    wáng
    xiū
    jiāng
    shān
    huà
    yún
    tāo
    yān
    làng
    fān
    shū
    fàn
    biǎn
    zhōu
    yàn
    qián
    jīng
    jiù
    shǐ
    juē
    màn
    zaī
    dāng
    fēng
    liú
    xié
    yáng
    cǎo
    máng
    máng
    jìn
    chéng
    wàn
    chóu

原文: 晚天萧索,断蓬踪迹,乘兴兰棹东游。三吴风景,姑苏台榭,牢落暮霭初收。夫差旧国,香径没、徒有荒丘。繁华处,悄无睹,惟闻麋鹿呦呦。
想当年、空运筹决战,图王取霸无休。江山如画,云涛烟浪,翻输范蠡扁舟。验前经旧史,嗟漫哉、当日风流。斜阳暮草茫茫,尽成万古遗愁。


相关标签:羁旅写景吊古伤今怀古双声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傍晚的江边,十分寂寞,我像折断了的蓬草,到处飘飞。如今兴致一来,我又乘船向东游荡。夜雾初散,三吴地区的风景历历在目,苏州一带的亭台楼榭稀疏零落,远不及以前漂亮。这曾经属于夫差的国土,芳香馥郁的花径都湮没了,只剩下座座荒凉的小山岗。繁华的景象已经看不见,只能听见麋鹿呦呦地叫嚷。

怀念当年,夫差徒然运筹帷幄,不停指挥战斗,为的是称霸逞强。江山似图画那样美丽,天空云涛滚,江中水波茫茫,但威风凛凛的他,还不如坐着小船远游的范蠡。细细研读以前的图书、历史,当时的风云、成败只能使人嗟叹神伤。夕阳斜照着无边的野革,就像那永不消逝的愁情,一片怆廉。

注释:
双声子:词牌名,该格双片一百零三字。全词同韵,平韵,韵字可阴平、可阳平。凡五字句首字为领字。
萧索:萧条落寞。
断蓬:断根的蓬草,因风而四处飘飞,常以喻游子。
兰棹(zhào):木兰树所制之桨,此以指船。
三吴:江浙一带地名,具体何指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是苏州、润州、湖州 ,此处指苏州。
姑苏:山名,在苏州西南,上有吴王夫差所筑之姑苏台。
牢落:荒凉冷落。
夫差:春秋时吴国国君,公元前495—前473年在位, 一度称霸,后为越王勾践所灭,自杀而死。夫差都苏州,故称苏州为夫差旧国。
香径:飘满花香的园中小路,即指宫廷园圃,越曾向吴王夫差进献美女西施,“香径”亦暗示西施。
呦呦:拟鹿鸣叫声,《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萍。”
决战:指夫差二年,吴越会稽一战。
图王取霸:谋求称霸一方。
翻输:反而不如。
范蠡(lǐ):春秋时越国大夫,助越王句践灭吴,后泛舟隐于五湖。此句意为夫差曾不可一世,然结局反不如范蠡,虽漂流在野,无显赫的权势地位,却能保全性命。
验:查验。 《双声子·晚天萧索》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柳永是中国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和词人,他以其优美的词章和深情的作品而闻名于世。在他的一生中,他经历了许多起伏和变迁,从宦游到入仕,从荣华富贵到落魄潦倒,但他的才华和创作热情始终如一。

在柳永宦游时,他来到了吴国故地苏州。这个古老而富有历史底蕴的城市,充满了许多古代的遗迹和文化景观。这些古迹和景观激发了柳永的怀古之情,使他产生了一种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过去岁月的追忆。

在这种背景下,柳永创作了这首风格典雅、态度严肃的雅词。这首词以苏州为背景,通过描绘古迹和景观,表达了柳永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词中充满了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对人生变迁的思考,展现了柳永深沉的情感和对人生意义的思索。

尽管具体的创作时间已难以考定,但可以想象,柳永在宦游苏州期间,通过观察和体验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历史遗迹,深深地被其所吸引,从而激发了他创作这首词的灵感。这首词不仅展示了柳永的才华和情感,也反映了他对故乡和过去岁月的深情厚意。

柳永的这首词,以其典雅的风格和严肃的态度,成为了他创作生涯中的一颗明珠。它不仅展示了柳永对苏州的热爱和对过去岁月的追忆,也表达了他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对人情世故的洞察。这首词成为了柳永创作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也为后世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双声子·晚天萧索》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以三吴美景为背景,通过描写姑苏台榭的萧索景象和麋鹿哀鸣的荒凉山丘,引发了怀古伤今之思。上片以薄暮的天空和无根之飞蓬浪迹天涯的意象,表达了词人乘兴驾舟东游的心情。接着,描述了姑苏台榭被乱石衰草所埋没,昔日的繁华景象已经消失,只剩下一片麋鹿哀鸣的荒凉山丘。这里引用了麋鹿游姑苏台的典故,比喻亡国的悲剧。这一段开启了下片,引发了词人对历史的怀古之思。

下片追忆了春秋时期吴越争霸的旧事,表达了对历史兴亡的深沉慨叹。描写了吴王夫差空有运筹之志,却不知审时度势,最终导致亡国的悲剧。吴王败于越国后,对越称臣,而吴王却不听伍子胥的劝谏,将越王勾践放归越国,给自己埋下了亡国的祸根。之后,吴王频繁兴师北伐,与北方诸侯强国争霸,劳民伤财。而越王趁机积蓄力量,最终在越国强大军事力量的反攻下,吴国仓惶败溃,夫差身死亡国。最后一句“斜阳暮草茫茫,尽成万古遗愁”,表达了对吴国兴亡的深深感叹。

整篇赏析通过描写三吴美景和吴越争霸的历史,表达了对兴亡的思考和慨叹。词人以怀古之情,通过景物描写和历史追忆,展现了对过去的思索和对历史的反思。 《双声子·晚天萧索》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柳永的照片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也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他出生在汉族家庭,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被称为柳七。他在宋仁宗朝考中进士,后来担任屯田员外郎的官职,因此被称为柳屯田。

柳永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一生致力于词的创作,自称“白衣卿相”。他的词作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其擅长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的慢词较多。他的词作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因此在当时广泛流传,人们常说“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他是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柳永的代表作品包括《雨霖铃》和《八声甘州》。《雨霖铃》以描写雨夜中思念之情为主题,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之情。《八声甘州》则以描写甘州的美景和离别之苦为主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两首词作都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情的表达而广受赞誉。

关于柳永的生平和死亡,由于历史记载的不完整,具体的时间和细节并不清楚。根据传说,柳永在约1053年去世,享年约66岁。他的词作虽然在他的一生中广泛流传,但他本人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官职和荣誉。然而,他的词作却在后世被广泛传颂,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猜您喜欢

临江仙引·渡口

宋代 柳永

渡口、向晚,乘瘦马、陟平冈。西郊又送秋光。对暮山横翠,衫残叶飘黄。凭高念远,素景楚天,无处不凄凉。
香闺别来无信息,云愁雨恨难忘。指帝城归路,但烟水茫茫。凝情望断泪眼,尽日独立斜阳。

望远行·绣帏睡起

宋代 柳永

绣帏睡起。残妆浅,无绪匀红补翠。藻井凝尘,金梯铺藓。寂寞凤楼十二。风絮纷纷,烟芜苒苒,永日画阑,沈吟独倚。望远行,南陌春残悄归骑。
凝睇。消遣离愁无计。但暗掷、金钗买醉。对好景、空饮香醪,争奈转添珠泪。待伊游冶归来,故故解放翠羽,轻裙重系。见纤腰,图信人憔悴。

玉女摇仙佩·佳人

宋代 柳永

飞琼伴侣,偶别珠宫,未返神仙行缀。取次梳妆,寻常言语,有得几多姝丽。拟把名花比。恐旁人笑我,谈何容易。细思算、奇葩艳卉,惟是深红浅白而已。争如这多情,占得人间,千娇百媚。
须信画堂绣阁,皓月清风,忍把光阴轻弃。自古及今,佳人才子,少得当年双关。且恁相偎倚。未消得、怜我多才多艺。愿奶奶、兰心蕙性,枕前言下,表余心意。为盟誓。今生断不孤鸳被。(双关 一作: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