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原文赏析

  • tái
    chéng
  • [
    táng
    dài
    ]
    liú
  • tái
    chéng
    liù
    dài
    jìng
    háo
    huá
    jié
    lín
    chūn
    shì
    zuì
    shē
  • wàn
    qiān
    mén
    chéng
    cǎo
    zhī
    yuán
    hòu
    tíng
    huā

原文: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相关标签:怀古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六朝时期的皇城一朝比一朝豪华,结绮楼临春阁的建造最豪奢。
如今千门万户的楼阁长满了野草,只因陈后主那曲《玉树后庭花》。

注释:
台城:六朝时期的皇城,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鸡鸣山北。
六代:指建都在金陵的吴、东晋、宋、齐、梁、陈这六个相继的朝代。
结绮(qí):陈后主(叔宝)建造的一座穷极奢华的楼阁。
临春:陈后主(叔宝)建造的一座穷极奢华的楼阁。
万户千门:指宏伟豪华的结绮、临春两座楼。
后庭花:陈后主所作的歌曲《玉树后庭花》。《隋书·五行志》载:“祯明初,后主作新歌,辞甚哀怨,令后宫美人习而歌之。其辞曰:‘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时人以为歌谶(chèn),此其不久兆也。”(公元587年,陈后主作个新歌,歌辞非常哀怨,他命令宫中的美女排练演出。那个歌辞说:“后院的玉树开了花,刚开不久就凋落了。”当时人以为这是个预兆兴亡的歌谶,这是他不久就要亡国的预兆。) 《台城》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诗人在唐敬宗年间离开和州游建康时的情景。诗人当时已经年过半百,经历过两次贬谪,历经宦海浮沉。在这个背景下,诗人写下了金陵五题组诗中的《台城》。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回顾和感伤情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在国势衰微之际对高层统治者的讽谏之意。 《台城》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首诗中写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同样表达了对往昔辉煌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通过对六朝繁华和衰落的描写,展现了历史的变迁和人事的无常,以及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台城》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照片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是中国唐朝时期的文学家和哲学家。他出生于彭城(今徐州),是汉族人,祖籍洛阳。他自称是汉中山靖王的后裔。刘禹锡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

刘禹锡是唐代中晚期著名的诗人,被称为“诗豪”。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他的诗作以婉约派为主,风格清新自然,表达了对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在政治上,刘禹锡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然而,他参与的永贞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的历史学家和收藏家周新国先生的考证,刘禹锡在被贬期间写了著名的诗作《汉寿城春望》。

关于刘禹锡的生平和思想,还有许多其他的资料和作品可以进一步了解。

猜您喜欢

如梦令·题淮山楼

宋代 苏轼

城上层楼叠巘,城下清淮古汴。
举手揖吴云,人与暮天俱远。
魂断,魂断,后夜松江月满。

烛影摇红·题安陆浮云楼

宋代 廖世美

霭霭春空,画楼森耸凌云渚。紫薇登览最关情,绝妙夸能赋。惆怅相思迟暮。记当日、朱阑共语。塞鸿难问,岸柳何穷,别愁纷絮。
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断肠何必更残阳,极目伤平楚。晚霁波声带雨。悄无人、舟横野渡。数峰江上,芳草天涯,参差烟树。

人月圆·宴北人张侍御家有感

宋代 吴激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