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蔷薇花》原文赏析

  • qiáng
    weī
    huā
  • [
    táng
    dài
    ]
  • duǒ
    duǒ
    jīng
    shén
    róu
    qíng
    xiāng
    zuì
    rén
    tóu
  • shí
    jiā
    jǐn
    zhàng
    rán
    zài
    xián
    kuáng
    fēng
    shōu

原文: 朵朵精神叶叶柔,雨晴香拂醉人头。
石家锦幛依然在,闲倚狂风夜不收。



译文及注释

译文:每一朵花都充满活力,每一片叶都柔润如玉,雨后晴天,花香四溢,令人陶醉。

补充汉字译文及注释:
繁华(fán huá):形容繁盛、繁荣的景象。
石崇(shí chóng):古代传说中的富商,以奢华享乐而闻名。
五十里锦步障(wǔ shí lǐ jǐn bù zhàng):古代宫廷中的华美帷帐,以五十里长的锦绣而著名。
光鲜亮丽(guāng xiān liàng lì):形容外表华丽、美观。
悠闲(yōu xián):轻松自在,没有压力。
收拢(shōu lǒng):合拢、闭合。 《蔷薇花》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首诗赏析了蔷薇花的特点和诗人的感慨。诗人首先从蔷薇花的气质入手,用“朵朵精神”来形容蔷薇花与其他花不同的特点,接着用“柔”字描绘了蔷薇花攀援的可能性,展现了它的艳丽和柔软。这种点睛之笔为后面的典故打下了伏笔。

接下来,诗人转到蔷薇花的香气,用“醉”字来形容花香的浓郁,使人如痴如醉。这进一步突出了蔷薇花的特点,不仅停留在外形上,还有花香的魅力。

然后,诗人运用典故,引用了《世说新语·侈仗》中的石家锦帐,表达了对古代锦帐的感慨。通过蔷薇花攀援墙壁的形象,诗人想到了古代锦帐的壮丽,但最终却化为烟云,令人感到愁怅。这种运用典故的手法使诗的意境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最后一句实际上是一种启示。诗人用“闲”字来突出蔷薇花的倔强性格,它不怕狂风和黑夜,仍然开放。通过对蔷薇花和古代锦帐的对比,诗人表达了蔷薇花的坚强和倔强的特点。这样的结尾给人留下了余味,让人在欣赏蔷薇花的特点之后,思考更多的问题。

总的来说,杜牧通过这首诗从花的特点写到史实,抓住了蔷薇花的几个方面特点,结合运用典故,用朴实无华的语气表达了诗人感慨万千的情怀。 《蔷薇花》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杜牧的照片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是唐代著名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他出生于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是汉族人。为了与同为杜姓的杜甫区分,人们常称他为“小杜”。他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被誉为唐代文学的双璧。

杜牧晚年居住在长安南樊川别墅,因此后世常称他为“杜樊川”。他的作品以婉约派为主,风格清新、细腻,以描写爱情、自然和人生哲理为主题。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杜牧的代表作品有《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首》等。他的诗歌常常表达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关于杜牧的生平和死亡,具体的时间和细节并不清楚。根据历史记载,他生于公元803年,但死亡的确切时间并没有记录下来。根据推测,他大约在852年左右去世。然而,关于他的死因和具体情况,历史上并没有详细的记载。

总之,杜牧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婉约派的作品闻名于世。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尽管关于他的生平和死亡的具体细节不太清楚,但他的诗歌作品仍然被后人广泛传颂和赞美。

猜您喜欢

秋思

唐代 杜牧

热去解钳釱,飘萧秋半时。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
发短梳未足,枕凉闲且欹。平生分过此,何事不参差。

唐代 杜牧

东西那有碍,出处岂虚心。晓入洞庭阔,暮归巫峡深。
渡江随鸟影,拥树隔猿吟。莫隐高唐去,枯苗待作霖。

寓言

唐代 杜牧

暖风迟日柳初含,顾影看身又自惭。
何事明朝独惆怅,杏花时节在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