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夕》原文赏析

  • qiū
  • [
    táng
    dài
    ]
  • yín
    zhú
    qiū
    guāng
    lěng
    huà
    píng
    qīng
    luó
    xiǎo
    shān
    liú
    yíng
  • tiān
    jiē
    liáng
    shuǐ
    kàn
    qiān
    niú
    zhī
    xīng
  • (
    tiān
    jiē
    zuò
    tiān
    jiē
    kàn
    zuò
    zuò
    kàn
    )

原文: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天阶 一作:天街;卧看 一作:坐看)


相关标签:唐诗三百首写景节日七夕节闺怨早教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银烛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手执绫罗小扇扑打萤火虫。
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凝视天河两旁的牛郎织女星。

注释:
秋夕:秋天的夜晚。
银烛:银色而精美的蜡烛。银,一作“红”。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
轻罗小扇:轻巧的丝质团扇。流萤:飞动的萤火虫。
天阶:露天的石阶。天,一作“瑶”。
坐看:坐着朝天看。坐:一作“卧”。
牵牛织女星:两个星座的名字,指牵牛星、织女星。亦指古代神话中的人物牵牛和织女。 《秋夕》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明确表达宫女的内心情感,但通过描写宫女的动作和环境,读者可以感受到她的孤独、寂寞和对爱情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简洁而含蓄的语言,将宫女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诗人通过描绘宫女扑打萤火虫的场景,展现了宫女生活的凄凉和无聊。宫女用小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这一动作表明她无事可做,只能以扑萤来消遣孤独的岁月。她试图驱赶孤冷和索寞,但这是无用的。同时,宫女手中的轻罗小扇具有象征意义,扇子本是夏天用来挥风取凉的,而秋天则没有用处,因此宫女手中的轻罗小扇象征着她被遗弃的命运。

其次,诗人通过描写宫女坐在天阶上仰望牵牛织女的情景,表达了宫女对真挚爱情的向往。夜深了,寒意袭人,宫女应该进屋休息了,但她却仍坐在石阶上,凝视着天河两旁的牵牛星和织女星。这里牵牛织女的故事触动了宫女的心,使她想起自己的不幸身世,也让她产生了对真挚爱情的向往。宫女的心事和情感都在这举首仰望之中得到了表达。

整首诗的艺术特点在于景物描写的逼真和宫女内心情感的含蓄。诗中的景物描写十分生动,通过形容词当动词的运用,给人以冷和凉的感觉。同时,诗人没有直接表达宫女的内心情感,而是通过描写宫女的动作和环境,让读者自己感受到她的孤独、寂寞和对爱情的向往。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使诗歌更具韵味,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总之,这首诗通过描绘宫女的生活场景和内心情感,展现了她的孤寂幽怨。通过简洁而含蓄的语言,诗人将宫女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秋夕》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杜牧的照片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是唐代著名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他出生于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是汉族人。为了与同为杜姓的杜甫区分,人们常称他为“小杜”。他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被誉为唐代文学的双璧。

杜牧晚年居住在长安南樊川别墅,因此后世常称他为“杜樊川”。他的作品以婉约派为主,风格清新、细腻,以描写爱情、自然和人生哲理为主题。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杜牧的代表作品有《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首》等。他的诗歌常常表达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关于杜牧的生平和死亡,具体的时间和细节并不清楚。根据历史记载,他生于公元803年,但死亡的确切时间并没有记录下来。根据推测,他大约在852年左右去世。然而,关于他的死因和具体情况,历史上并没有详细的记载。

总之,杜牧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婉约派的作品闻名于世。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尽管关于他的生平和死亡的具体细节不太清楚,但他的诗歌作品仍然被后人广泛传颂和赞美。

猜您喜欢

江雪

唐代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黄鹤楼

唐代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绝句

唐代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